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学天地 >> 散文 >> 内容

谭丽莎:爱可思槐

  核心提示: 文/谭丽莎 他带着深褐色的石头墨镜,躺在那张竹椅上,双手十字交叉,放在肚子上。 虽然他思维敏捷,思路也清晰,但已懒得说话。他注视着天空,看着天上的云朵,偶尔有飞机经过,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线。 浩...


/谭丽莎

 

他带着深褐色的石头墨镜,躺在那张竹椅上,双手十字交叉,放在肚子上。

虽然他思维敏捷,思路也清晰,但已懒得说话。他注视着天空,看着天上的云朵,偶尔有飞机经过,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线。

浩渺的星空,仿佛是他向往的地方。

一抹绚丽的红疾驰而过,那是一个小女孩在拼命地奔跑,鲜艳的红裙子随风飞扬,脚下的带攀绣花布鞋沾满泥土,穿过长长的浓雾隧道,也没追到那辆疾驰的岁月列车,站在黄橙橙的麦田里,她哭喊着……

无数次我做同样的梦,因疼痛而苏醒,心如蛇啮,凄入肝脾。

他的生命贯穿了我人生的三分之一。

我呱呱坠地那年,他是公社书记。通讯员告诉他我出生的消息,他开完会第一时间赶到,接过襁褓中的我,高兴地说:“我的乖孙女哟!”

我几个月的时候,他下班回来就抱我,用他的双手将我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卡着我的两腋,任我在他的腿上蹦啊蹦,直到我蹦累了,他也浑身湿透,两臂酸痛。

晚饭的时候,母亲将圆形的折叠小木桌放到院子里,四菜上桌,然后是六碗稀饭。

我已会走路,老是去摇晃小木桌,稀饭洒到桌上,母亲要打我,他连忙把我抱过去,带到旁边的苹果园里玩儿。约半小时以后,再带我回来。

这时稀饭已经放温,上面凝固了一层皮。我飞奔过去,围绕圆桌把六碗稀饭皮儿转着圈儿挨个儿喝掉,他在旁边哈哈大笑。

这个喝稀饭皮儿的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只要有稀饭,我就等待着上面一层凝固成皮儿,用筷子拨到一起,稀饭皮儿和着泪水,将他和我快乐的童年一起送进嘴里。

童年的小菜园里都是我爱吃的水果蔬菜。草莓未熟透就被我干得差不多了,葡萄还绿着的时候就被我和鸟儿分吃干净了,我上小学时根本不知道葡萄是紫红色的。黄瓜和番茄是我的最爱。只有无花果我不肯吃,比起草莓和葡萄,它没有鲜艳的色泽,我嫌弃它的粗糙。

有一种花,简直和家里那只大公鸡头上的冠子一模一样,他告诉我那是鸡冠花。

他带我去菜园子里施肥、浇水,虽然我不是吃就是捣乱,他也从不呵斥我,总是笑呵呵的。母亲说他很严厉,谁干工作不认真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我也见过通讯员小李叔叔红着眼睛从他办公室出来。但他在我的眼里是慈祥又温和的。

入小学需要会数一百个数,他将我带到办公室,用一个晚上教会了我,从此就挂在嘴边,人前人后都骄傲地说他的孙女聪明,一个晚上学会了数一百个数。

他每晚都看书。我躺在他敞开的棉袄里,身下是长毛的狗皮褥子,暖和又舒适。那时候没有电热毯,更没有空调,但我从来没觉得冷。小学的作文,我写的都是“暖和的冬天”。

他送我上学,学校门口摆地摊的都认得他,因为每到大门口,我都要给他要五角钱。

父亲母亲交代不让惯我,不能给钱。

他说“不给”。我就抱着他的大腿(再大一点搂着他的腰),必须给五角钱,否则不放他走。他扬起巴掌要打的样子,我一点儿都不怕,死抱着不丢手,他反而哈哈大笑,扬起的手摸向上衣口袋(他喜欢穿中山装),从里面掏出五角钱。

几个摆地摊的一起哈哈大笑:“你这个孙女呀,鬼能着呢。”然后吆喝着吸引我过去买他们的东西。

我买两袋棉花糖,又截三角钱的松紧带(做“跳皮筋”用,一种游戏)。五角钱花完,满意地同他再见。

他教我背诵唐诗三百首,给我讲抗日战争时期他被日本鬼子抓去做伙夫后来想办法逃走,给我讲发大水时他带人组织抗洪抢险,在水里站了三天三夜。

他卷起裤腿让我看他的腿,那上面的皮肤像鱼鳞一样,没有汗毛,交错的干纹像黄土高原旱时干裂的土地,一抓皮屑乱飞。

他是风湿腿、老寒腿,我却从没有听他说过腿疼。

他喜欢晚饭时喝点酒,让我去给他买杜康或张弓。他吸那种两角钱的雪茄型香烟,记得是邙山牌的,有时是“大前门”。

他整天告诉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是伟大的。给我讲嘉兴南湖的那只船,讲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他拥护党的政策,坚决跟党走。我工作以后他常对我说,要听党的话,为国家做贡献,好好教学,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他是正县级的离休老干部,工资错了一级,父亲要给他纠正过来,他摆摆手坚决制止:不工作了,国家还养着,不要再给国家添麻烦了。就这样一直到去世,他还少拿一级工资。

他是包办婚姻,年轻的时候在外面当干部,遇到一个情投意合的,回家说退婚,被我的老太爷吊起来打一顿。

虽然我的奶奶也很善良,但他们没有爱情。

奶奶离世后他一直和我的父亲住在一起。离休以后经人介绍又和一个女人结合,才搬出去自己租房。

他的离休工资并不低,却一分钱积蓄都没有。

他们一起过了十几年,他把所有的深情都给了那个女人,直到他八十四岁那年有病,那个女人将他所有值钱的东西席卷一空,我的父亲又将他接回来。

我的父亲是医生,在父亲和母亲的精心照料下,他大病痊愈。愈后父亲带他体检,结果显示,八十六岁那年,他还是五十多岁的心脏。

他还是那个快乐的老小孩。头戴礼帽,身着宽松的浅灰色套装,骑着洋气的黄色卡通电三轮,穿梭于县城的大街小巷。遇到熟人就下车,脱下礼帽,与人握手。他嗓门大,丹田气足,声音明亮又集中,穿透力极强,听到他的声音一群熟人就围上来。他的同龄人在大街上已经很少见,大部分都是他当年的部下。

虽然他年长,但腰倍儿直,站在那里玉树临风。大街上,人群中,他是最时髦的一个。没有人可以夺去他的风采。他面色红润,笑声爽朗,笑的时候左边眉毛里的一根长寿眉随着面部表情而抖动。

他精神矍铄,快乐活泼,可爱又英俊。

他极爱干净,每隔两三天就要泡一次脚。父亲专门为他配置了泡脚的中药。

半个月他要洗一次澡,父亲每次都陪着他,他却从不让搀扶。

意外还是发生了,有一次刚从澡堂出来,父亲去推车,交代好的不让他动,他却不听话,想一个人走过来,结果脚下一滑,蹲坐在地上。

我的父亲也已经六十多岁、身高只有一米七多,却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跃而上,迅速上前几乎是抱起一米八多的他。

然而毕竟八十八岁的高龄了,又那么大的个子,体重将近二百斤,他的腰部骨折了。

由于年龄大无法手术,只有保守治疗,躺在床上静养。那段时间,他无法下床,不再活泼,即使我过去同他说话,他也提不起精神,变得郁郁寡欢。

他在忍受剧烈的疼痛,有一次我问他:“爷,您的腰是不是很疼?”

“乖乖,咋不疼呢?”

我的泪就扑簌扑簌流下来。“乖乖,别哭,你爸不正给我治着的吗?”

可是他的疼痛又有谁能够替代呢?

半年后,他终于可以下床了。我推出那辆可爱的黄色卡通三轮,将他扶上去。

穿梭于那些他熟悉的大街小巷,又带他去新开发的南关。他一路无语。

到一个减速带,我放慢速度,小心翼翼,但还是听到他发出低沉的“唏”,那是一声痛苦的呻吟。

“疼吗?”

“乖乖,咋不疼耶?”

我恨不得扇自己几巴掌。

再遇到减速带,我就下车来,慢慢推过去。

我滔滔不绝地给他讲县城的发展与变化,他却丝毫兴奋不起来,深褐色的石头墨镜遮住了他的眼。再也看不到他欢喜的眼神,看不到他愉悦的表情。

我知道他的暮年已经到来。

这世间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我们看着最爱的人,生命一点点枯萎,却无能为力。

从南关折回的路上,我的眼泪哗哗地,到家都没有干。

期末监考那天,母亲打电话说爷爷胸闷。我的先生及时赶过去,将他背到车上。

母亲拿着他的棉拖鞋撵上去,车已经开走。

医院抢救无效,我们一起回老家。

他躺在那里,我和妹妹坐在他的身边,我们讲着童年的故事。

我俩手拉手,迈着整齐的步伐,从家里走到屋后的菜园,齐声喊着:“爷,吃饭哩!爷,吃饭哩!爷,吃饭哩……”菜园子里很快传出一阵爽朗的笑声,然后是极具穿透力的应答:“知道了,知道了。”一个高大的身躯走出来,一边牵一个,祖孙三人一起回家吃饭。

我们陪着他。眼瞅着他生命的烛光一点点变得微弱,直到那根烛芯燃尽,消失在一滩烛液里。

我说:“爷啊,我想念童年的小菜园,您什么时候再带我去摘草莓呢?”

他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却突然扬了扬手,仿佛给我说再见,仿佛对我放心不下,仿佛是听到了我对他说的话。

他拼了全力在同我告别。

还有两天就是他的九十岁生日,他没有等到。

他爱我。我却始终没有成为他贴身的小棉袄。

他走后,我的心灵字典便没了快乐二字。

之后,我经历了一场最难过的生死劫。

他又走进我的梦乡。我因躲避追逃回到童年的宅院,那三间老屋还是旧时的模样。

东屋的门敞着,两床被子摊开,却没有人。西屋的门关着,我向西屋走去,带着沉沉的心,满怀希望地推开,还是没有他的踪影。

我失魂落魄地走到院子的中央,哀毁骨立。突然听到他咳嗽的声音,虽不似昔日那般洪亮,却燃起我全部的希望。

我顺着声音走到院子的西北,首先看到一棵丈把高的呈爱可思(X)形状的古铜色老槐,看那颜色与质地分明有千年之久,使人瞬间想起诺亚方舟,而树的旁边一位骨瘦如柴的老者正在费劲地舞动手中的大斧头,似乎在拼尽最后的气力在完成一件事。

我看不清楚他的脸,但我知道是他,他也仿佛知道是我,放下手中的斧头,步履蹒跚地走过来,并且张开双臂。

他光着的上身愈发地白瘦,能清楚地看出根根肋骨在薄如禅翼的皮下若隐若现。

这是我日思夜想的爷爷吗?为什么我等了千年才能见他一面?我嚎哭着扑向他瘦削的怀抱,摧心剖肝的疼痛……

就这样醒来,泪水正顺着眼角流畅地滑落在枕上。

我的脑海被瘦削的老者与那丈把高的老槐久久占据。

爷爷要告诉我什么?他拼尽全力在为我打造一艘爱的诺亚方舟,便是那棵千年老槐,就像我的童年被他驼在肩头。他知道我的调皮,总是爬高上低的,于是为我打造那么一棵树,就像他的怀抱,为我遮风挡雨,也避日防晒。

那是供我心灵疲惫之时的理想栖息地!

那是一棵爱可思槐。


谭丽莎:爱可思槐

谭丽莎。

作者简介:

谭丽莎,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音乐教师。周口市作家协会理事,西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教学之余痴迷文学。闲来拾笔,有文字见诸报纸杂志。作品入选《师者行吟》《师意盎然》《师墨飘香》《浙江小小说》。


                                                 (编辑 文心)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相关文章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