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从宜宾机场更名说起:公众文化权益不容漠视...
左岸
日前,四川省宜宾机场将搬迁并重新命名为“五粮液机场”的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一片争议。这个原以为既能提高宜宾市知名度又能扩大五粮液影响力的“双赢”更名,没想到迎来的却是大众的批判和调侃。事实上,类似现象这些年并不少见。姑且不论坊间针对这些现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态度,笔者想说的是,造成民众对这些命名或更名产生强烈反应的内在原因其实更值得深思。
从一些城市道路冠名权拍卖,到各地以楼盘命名的公交车站,再到“真维斯楼”、“富力教学大楼”等等,这些现象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浓浓的商业气息。这种企业扬名、地方获利,看似双赢之举的商业冠名,最终却让公众感到无所适从,原因就在于和人们的习俗、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严重的冲突。由此就不难理解公众对机场名、路名、站台名、高校大楼名等的敏感来自何处。透过此番关于宜宾机场更名沸沸扬扬的舆论,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次舆论激辩其实是公众对过度商业化不满情绪的又一次爆发。
地名是人们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它都是为众人所知直至被社会大众广泛使用的,有着约定俗成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地名本身就是一种民族文化,其内在魅力价值和外在名片功能,远非某个企业名称和商家品牌所能替代。宜宾作为一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曾是历史上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境内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相比而言,这个城市的空间广阔度和历史内涵要比“五粮液”厚重得多。
不可否认,以“五粮液”冠名机场,固然体现了政府对于当地企业的扶持与助力,以企业冠名的机场,也将有望强化品牌效应,并让机场的商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商业客流汇聚枢纽的机场,其商业价值固然不言而喻,但是,作为城市的窗口的机场,显然不应过于强调对其商业价值的过分挖掘。尤其是机场的命名,也更应体现出地方的文化魅力与特色,而不应仅仅成为一块商业广告牌。换句话说,城市形象的塑造只有建立在文化与公众接受的基础上,才会有更长远的生命力。
无论是地名、公交站,还是大楼,都与当地群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或者说这些都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所以,当政府部门要对这些公共资源进行利用或改变之前,是不是先要征求一下民众的意见,尤其是对公共资源进行商业化管理和运作,更得考虑到当地民众的感情和文化认同。如果仅仅因为商业需要、企业需要,一个严肃的公共性地名就如此轻松地被“绑架”,任由此前积累下来的原汁原味的文化历史积淀灰飞烟灭,将民众排除在公共决策之外,这无疑是对大众文化权益的一种无视。那么,大众对此表达强烈质疑和不满亦是在情理之中了。城市公共资源可以而且应该得到合理利用,但冠名也要把握好一定的度,否则就有可能伤害民众感情,毁掉了一种城市文化。
(编辑: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