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画家李庆宣。
我今年已七十八岁了,是徐悲鸿大师的第三代弟子。虽然继承了徐悲鸿大师的真传,有生之年,却没有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故感到遗憾在心。
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画家,更不会写文章,只是想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请同行们不要见笑,说的有不对之处,请予以斧正和见谅。
北京人民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传席,在评论中国绘画立意和创作中特别强调“正”和“奇”。他咎于当今画坛状况,棒喝画家们要坚持走正路、画好画,也是为了弘扬民族艺术传统文化,提高画家素质而用心良苦,寄情颇深地提出上述二字。“正”、“奇”二字意指,但凡作画,气韵必正,用笔必奇,方可称为佳作。其意境之深刻,足以使画家们努力追求而研究终生。
俗话说:好听的话与难听的话,同样是话。为什么其不光说好听的话让大伙儿全都高兴呢?想通自明——这就是人品,一个人想做坏人已不容易,想做个好人更难。
石壶大师说:古人老实,艺术俏皮;今人为人狡猾,艺术呆板。这说明学画首先要学人品,人品非常重要,人品就是画品。
中国画必须走传统、继承和发扬之路
中国美术在世界艺术之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伟大的成就。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着鲜明的民族特点的绘画艺术,且画科独特,分为山水、人物、花鸟三大类。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花鸟画的萌芽时期,到隋唐已为成熟的艺术。至中、晚唐有了更大的发展,边鸾、习光胤、藤昌佑均为那个时期的花鸟画大家。五代出现了黄荃、徐熙,并推出了新的画风---工笔和写意。黄荃画风富贵,徐熙画风野逸。自此,中国画便进入了一个从单纯到模式的新风格发展阶段。
当下的中国画坛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状态,有不少卓有艺术成就的画家,在艺术界和社会上未能得到充分的认可、推崇和尊重,没有占据应有的地位和位置以及话语权。而“名气大、市场热”似乎成了中国当代画风的“航标和代表”。画家群体中的这部分人却不能反映出也不能代表中国画的真实发展面貌、艺术水平以及成就。这一切不合理的形势造成了很多人对中国画的认识进入了误区,同时也严重阻碍了中国画的发展进程。
吴冠中大师提到:中国体制还有些问题,衙门多,压力大,画家抬不起头来;美院多,有真本领的教授少,教不出好学生。徐悲鸿大师执教时,看到有些培养不出来的学生,就劝他们退学、改行。现在中国有几十万名画家,有不少一部分人把艺术当成商品,靠夸夸其谈包装自己而出名,画就值钱了!因此,很多的画家纷纷琢磨如何包装自己,怎样挣钱,根本无心研究绘画,更不再研究如何更好地去传承和创新。藉此,陈传席、吴冠中两位大师因见到国画发展受到巨大阻力的状况,为了中国绘画艺术能够更好的发展,说了几句牢骚的话,又算得了什么呢?
人品,即是画品
中国绘画艺术从古到今,一直都在推崇“真、善、美”。真,指科学知识;善,指美学的修养;美,指道德素质。如果一个画家丧失了专注于艺术的高贵风骨,整天只为了挣钱去作画,又有何意义,又能形成怎样的风格呢?
黑格尔曾说过:艺术有自己的旨趣,不须受他人支配。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是把大自然和人性相比的一种象征,也是让人有一种理想的比对和表现。一幅好的绘画作品,引领着人们的思想,启迪着人们的上进心、善心和仁心;让人们对现实和未来生活充满无尽的关爱和美好期望。作为画家,能够在艺术创作上把握时代脉搏,牵引民族思想,点示民族智识,推进社会进步,其创作出的作品才能够有生命力,才能具有划时代意义,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说是一个有责任的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现在的画家们纷纷为了名利浮躁地去画画,就把作画讲究清静求精、激情创新的良好的创作局面给搅乱了,甚至也会把后人给教坏了。
比如一些画家,不择手段,贿赂钻营,投机取巧,包装炒作,买会员证,可能会在一定时期把自己搞得有名有利,大红大紫,但其作品真正能够当之无愧的堪称艺术吗?到后来还是会被历史所淘汰!真正的艺术家绝不能把艺术当成赚钱的工具。有人说,卖的钱多就是画得好;还有人讲,你画的好为什么不值钱,没有人买。有些画家不讲道德,只讲挣钱。挣的钱多,就是画得好,就是大家,名家。故使人误以为:不管画家的人品、画品如何,题材技法怎样,哪怕是随便涂抹几笔,只要通过精心的包装,卖力的炒作,就都可以成功。如都这样长期下去,就把人们对社会道德认知和艺术辨识的能力全部给搅和乱了,艺术作品还能是先进文化的引导吗?又以何为据去评判艺术水准的高低呢?民族文化又如何能够发展、振兴、传承和弘扬呢?由此可见,自古至今一直在倡导的“人品、画品”之说是有科学道理的。
当下部分文人,以倾轧诋毁别人,夸耀抬高自己为能事,令人甚为忧虑。且看清时扬州八怪,人人卖画,各人绘画所得成就虽不太大,但他们因相互尊重,道德品格高尚而接近百世圣贤,画品也备受世所推崇,且广传佳话。
徐悲鸿大师为了挚爱的民族美术事业,58岁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一代艺术大家的人品与风范,令人敬佩,将标炳千秋。他对民族文化艺术是至深热爱和高度负责的。其高瞻远瞩,深谋远虑,以进步的无限饱胀的艺术热情,亲躬亲为地完成了我国美术教育体系建设。特别是他创作出的大量杰出的作品,确实是中华民族宏大的精神财富。很多的画家选择的现实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易行好走的康庄大道。但是,具有深沉爱国情怀的、具有强烈时代使命感的徐悲鸿老师毅然选择了具有更大挑战难度的艺术布局。他志大才豪,不畏艰险,一路攀登,在绘画艺术界挖掘和推荐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很多成为了国家的大师。如傅抱石、齐白石、李可染、李苦禅、吴作人等等。他勤奋而卓著。他的主张和倡导,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实现。他发展了十分宽泛的构思和题材,历史人物、现代人物,花鸟、走兽、山水、油画、水粉等等包罗万象,取得成就和造诣均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创作的《田横五百壮士》、《放下鞭子》、《愚公移山》等作品,直接明朗地表达了其艺术大家忧国忧民的沉重情怀。他所创作的热血报国的题材,其内容之真谛、精髓,当为中华民族无价之瑰宝!
徐悲鸿大师的人品和画品,应大力传承和弘扬。他卓越的成就,强健的精神,挺拔的风骨与赤子的情怀,当标榜千秋,永励后人!
中国画创作之我见
中国画有两大要素,一是灵性;二是学问。有了灵性方可驾驭笔墨,没有学问不能表达思想和感情。绘画艺术是展现精神世界的东西,要高于物质,独有自己的思想体系。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才能画自己的画,借助画大自然的物质画出自己的精神和感情。
一、中国画讲究“精、气、神”
中国画中的“精”是精华,是物质中最纯粹的部分;“气”是精神的状态,也是显现的气势;“神”是无形、无质、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它能在一定时间内发挥出精彩、气势和神韵的作用。
佛学讲:不可取法、舍法、非法。要无法中有法,方能创作出妙品。中国画必须是用毛笔在宣纸上作画,这是祖先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反复探究、筛选出的最佳纸料和工具。故不能随意改换,应更好地保留、传承和发扬。宣纸和毛笔,可以充分表现东方文化的思想和感情,也是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方文化特色,它们是老祖宗们留与我们后代子孙的文化瑰宝。
二、中国画与西方油画不能合二为一
中国画作品讲:精气神,像似而确是。在宣纸上用毛笔画画,一笔就是一笔,画过不可再做改动,是铸就传统艺术,是在精神引导下形成的特殊文化观点与绘画文化表现手法相结合的写意技法,表现独特,独具特色。但西画讲透视、焦点、散点、光源,画人物要符合人体解剖的框框。中国画提倡:无定则,艺术要有想象不能受到束缚。这是两种不同的作画方法和文化,故不能合二为一。
古人讲:文无定格。余谓画应“因意立法”。意者,写意趣。乃是作者处理的方法,不能先有框框。绘画讲性灵,不讲物质的像或不像。
中国绘画,不管从形式上还是从深层的文化内涵上看,与西方绘画有本质的区别,无法相比,不能借鉴。中国绘画是从几千年漫长的文化底蕴,以孔孟的思想理论,绵延至今,来之不易,作为外国人根本不能理解,看不懂,吃不透中国画的深刻内涵,所以一些不明此理者虽“挨棒喝”也不愿回头,仍固执要借鉴西方绘画中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让这些人按自己的地去画中西混合的画去吧!
三、中国画是中国的国粹
中国画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用材和风格有着显著的不同,仅只是用色彩描摹自然景物,虽同样五色斑斓,却失去了中国画水墨笔韵的雅致品格。
中国画特别讲究用墨、用笔。用墨之法大体分为:泼墨、破墨和积墨三种。“泼墨”是用带水的笔再加墨去作画,并不是把墨倒在纸上。“破墨”是先淡后浓或先浓后淡。先浓后淡略难一些,要根据当时作画的纸张、构思对笔墨的需要而定。“积墨”是先画一遍,待干到七、八成的时候再画第二遍效果最好,如果干了,需用水打潮湿后再画,作出的画要厚,非是墨黑,而是要具有厚实的笔墨意趣,方为妙品。
上述陈传席教授所讲的“正”和“奇”二字,应该作为画家们的重点课题去着重研究。我以为“正”则平滑无味, “奇”则须从笔法多变获得。古人作画,首重笔墨。怀素《自叙》中引许御史评他的草书说:志在新奇无定则,古瘦淋漓半无墨,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再书却不得。此诗评很好,以怀素用笔率性随意启发着书画家们的创作思想。怀素讲究用笔的随意。“志在新奇”是指风格没有别人和自己的框框。在高兴时,信手拈来自有神,并不是想画即成的事,往往一幅好的创作确实是偶然所得。
中国绘画首重笔墨。笔在宣纸上必则见笔形,又分点、线、面。大笔作画最忌在纸上乱沾,这样就看不出笔形,而笔不能太干净,笔干则画秀。作画宁浊勿清,清近于薄,浊近于厚。一幅无色度变化的作品就是薄。厚则墨分五色。如果写意画笔清,意薄,格调则俗。
“奇”,有奇必怪,这就需要在运笔上下很大的功夫。关键是笔要多变,如同中国人下象棋,棋子同样多,下起来却是千变万化,不管一千人同下,结果均盘盘不同。
中国画用笔只讲“正”不行,笔要八面生风。要善于使用逆锋,捻笔,坠笔,挑笔,用笔时有反有正,侧锋顿挫,有正有偏。细笔前冲加顿,粗笔下捻墨可分五色,转向要钩旋慢行。写出的笔形应分有方有圆,曲直并用,粗细结合,干湿搭配。我有时用打笔画鸟,一笔成形。我画梅有时用打笔或砍笔,向左右分枝。中国画讲点、线、面;线是最重要的,山水人物画鸟都讲用线,但接线最难,有好多画家从接线损坏作品。线以直为刚,其韵味雄强。以曲为柔,其味深涵。刚则外强,柔为内健。此笔法我已练三十余年,尚有不顺心之处。
在作花鸟画中,画梅为最难,因为梅全部以线组合,古今画梅者亦众多
如:宋,扬无咎,徐禹功,王岩瘦,马远,马麟,铁名,等。
元:吴镇,吴瓘,邹复雷,王冕。
明,边景昭,陈录,王谦,唐寅,文征明,陆治,陈继儒,陆复,周之冕,孙克弘,邢慈静,刘世儒等。
清:颜岳,宗扬运,笔密而不乱。赵之谦写意手法单纯绘制,粗细结合,打点特多。李方膺勾花三个一组最多。罗聘作画则五瓣一朵,淡墨重心。另有沈铨、华喦、高翔等等,绝大多数都是用写实手法作画。
近代:吴昌硕画梅大写意,用双勾手法,构图奇特,花为五瓣。吴昌硕先学虚谷,赵之谦后来超过了他们。齐白石,学吴昌硕线形由双勾改为单线,构图上下结合,花仍是五瓣一朵,也是大写意画法。
梅纯一教授是徐悲鸿大师的亲传弟子,是我的老师。梅老师画梅与历代画家都不同。其上下左右,互相交叉,线有直有逆,重墨线条老辣,气势磅礴,野味十足,苍劲有力,可谓超越了古代所有画梅之法。
我从一九五四年起,和梅雪峰、梅纯一父子两位老师学习画画,一直学到一九九七年梅纯一老师去世,整整四十三年的时间。我向来不喜欢临摹别人的作品,都是在看别人作完画以后,回到家中自行默写,画自己心中的画,然后再拿给老师指点;故,向老师学习的四十三年间,绘画技法与做人得到了两位老师的亲传和肯定,但我从没有张口向老师索要过一幅作品,因此,我至今也没留下老师的墨宝!
梅老师一九九七年去世后,我继续重点研究学习石壶画论和方法。我研究石壶画论约有三十多年,石壶大师说:好的画家不画重画,要画生辣的画,画无定则。画要创造,是无中生有等等。我重点研究他八方用笔之法。用纵横斜构图方法构图,利用直笔冲笔 、捻笔、挑笔、旋笔、勾笔、逆笔、打笔。经过几十年的耐心研磨,熟练掌握了个中作画技巧。得到了中国美院教授高峰、中央美院教授川野铭功院长、原中国工艺美院高级教授胡美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陆晓波、美国美协主席李雄风、广东省省长芦瑞华、安徽省美协原主席张建中、徐悲鸿爱人廖静文等专家及领导的一致好评。
评论家段向群教授看过我的画评价说:“这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技法。”
徐悲鸿的爱人、书法家、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廖静文女士说:“庆宣,看完你的画,感觉画的真好!大画小画,气势都大。你如果搞画展,一定找我,我要带些画家去看画,别忘了,一定找我!”
目前,通过多年的辛苦努力,我略感已有点收获,用正笔则平滑无味,用逆笔、冲笔作画,画出的线条涩而奇特;用捻笔画出的粗线,墨分五色;用笔尖画出的细线,加上顿笔转换曲线、直线,互相交叉接合,内线有方有圆,行笔有快有慢,粗线至尾部时旋转上钩换改侧锋向前推行,线条变化多端,线出奇形。我用打笔画鸟,全部跟梅纯一老师学来,一笔成形;有用笔接线时纵横双开,粗细接合,浓淡接合。我画出的梅花是先圈后连,无定型;三瓣、五瓣、两瓣均为一朵,我是为处理画面的疏密关系和气势的需要,从不考虑与所画实物像与不像的结果。
我幸运的看到石壶大师提倡的八方用笔和利用纵横斜的构图方法。我苦练了三十余年,也挺受住了几十年来的打击和磨难。如考安徽中专艺校,分数已够却说我家庭成分高,不适于搞艺术,不让我上学。压制在家埋头苦练作画。因为了和安徽艺校全校第一二名的高材生打赌,而画了一幅粉色油画效果的半裸女孩像,虽赢得了一顿晚餐,后又被发现了在文化大革命被斗几十场。后期,我爱人看我的画不好卖,不鲜亮,让我学某某人的红梅,我没同意改掉自己的风格,也因多年潜心钻研画画,不卖画,没有收入而离婚。现在不是美协会员的作品很难卖掉,我一直在靠退休工资生活着。我以为自己就是吴冠中大师所讲的:是一个开水浇不死的画谜。
作画要注重大家之气,出手就要大气磅礴。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并不是想“大气”就能“大气”起来的事,全凭画家内心的修养、性格和发自内心的表现。这是人品人性所决定的。如有一个女孩打扮的很好,穿的也很豪华,走在街上就像一个庸俗的姑娘,看起来总不舒服。另有一个女孩,穿的非常朴素也不太好,看起来总像大家闺秀。作画也是同样。如古人金冬心写字,郑板桥画竹一样,他们虽然都有文化,但画出的作品却显得有些小气。
石壶大师说:我不同意“书卷气”的说法,那是假文人妄图伸手霸占画坛,而胡诌出来的,意思是不外乎“我是读书人画的再孬都好”。京剧名家中有谭鑫培、杨小楼不识字;李炳书只是小学毕业,唱龙江颂国内外出名;瞎子阿炳,二胡拉的世界出名;齐白石只上半年小学、放牛娃出身,也是世界闻名。近期中国光美院毕业有一二十万人,有几个能超过齐白石的?自古至今,民间被压的人才很多。
自古画松者众多,绝大多数都用写实的手法去画。不同之处是:在树身上,有圈多圈少之分,圈大圈小之别;从线条上,有线粗线细之法;总体来说,在形式上没有多大变化。
如元代:李士行爱画一颗独松。树身多弯曲向上,树干双勾。用小圆圈组成。小枝单纯勾成,秀美,文人画十足;另有盛懋画也是以写实秀美之法作画。
明代:王中立,项圣漠,朱瞻基,沈周等等。王中立以简练笔法,概括潇洒活泼,天真作松。项圣漠则太过分写实比王中立差之很多。
清代:有李蝉。郎世宁,赵之深,虚谷,方济,李方膺,张肠宁,华喦,等等。唯有任颐用笔简易手法,松干大圆圈组成,笔力苍劲明快,比同代画松者都显得活泼受看。
近代:吴昌硕用写意手法,线苍劲有力,笔势如飞,收放自如,形体有所变化。
齐白石作松,用纯大圆组成树杆,无边线,淡墨作干。用双勾和单线再加虬曲相依的粗细苍劲的枝条,整个构图有着明显不同,以上各个朝代作松有着不同的特点。
我画松,与历代画松之法,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以写意变形的手法,画松树树干:用浓淡、稀少的大圈,有边线,再加重墨打大点,分身、分枝法。画松枝:用双勾与单线混合行笔,整个构图上下交错,左右穿插;以龙腾蟠曲之势,借藤盘根之美,野味十足。再加上我多年研究所得的八方用笔之法,笔笔苍劲奇崛、设色淡雅,从而使整个画松的构图与历代有着显著的不同,形成了一种特殊少见的风格。
我年虽老迈,中国梦,也是我的梦
我的第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创建一个文化交流会馆“徐悲鸿书画研究院”,深入挖掘恩师徐悲鸿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理论,尤其要将一代艺术大师的艺术创作精神和大无畏的人品及对待社会一切人群的高贵品德有效地传播与推广;通过艺术研究这个多功能的平台,结善缘,广纳贤才,广交文友。为中华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个梦想,就是想开办一所绘画学校,没有利益,没有过多的欲求,只是想让更多的有梦想、有理想的进取者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能够像我一样,梦想得到实现;能让更多爱好画画的人得到一个展示和学习的平台。
第三个梦想,我就是想用自己所有的绘画所得,开办一所敬老院,让更多的老龄人群得到安定的栖身之所。“有志不在年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我总想若能让更多的老年人都开开心心,度过充实、幸福、美好的晚年那该多好啊!
为此,我常想:中国梦,也是我的梦。
七十八岁翁李庆宣于二零一三年八月八日写于中国·宋庄
附作者简介:
李庆宣 字子鹤,1936年出生于安徽宿州人,现为中国书画家联谊会华光书画院副院长、安徽红叶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中原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
(编辑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