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思想理论 >> 内容

人民日报:导师学生应成“学术共同体”

  核心提示: 李洪兴日前,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厂房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一人为华东理工大学硕士。风华正茂的学子逝去,令人惋惜。这起安全事故的原因正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事发企业的股东正是这名硕士的导师,因...

李洪兴

    日前,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厂房发生安全事故,造成3人死亡,其中一人为华东理工大学硕士。风华正茂的学子逝去,令人惋惜。
    这起安全事故的原因正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事发企业的股东正是这名硕士的导师,因而引发另一波舆情。除了企业的事故责任,导师与学生之死究竟有什么联系?高校教师在校外开办企业合不合规?这样的舆情让人思考:高校产学研相结合,乃是现实趋势,却常常饱受质疑,该如何走出灰色地带?
    老师变“老板”、学生成“学徒”,是一些高校的学生私下抱怨的高频话题。早在几年前,北京某大学研究生就因抵制“科研苦力”发出退学声明,而关于“导师岂能成‘老板’”与“研究生为导师‘打工’很正当”的争论,也不止一次。
    不可否认,学生参与导师课题、项目,在文献、实验、论文等方面,做些专业范围内的辅助性工作,是教学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助于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学习与研究也并非只能谨守在课堂与实验室,不能参与企业的研发。不过,这不应该成为让学生“低价”甚至免费给导师打工的借口。相应的,导师考查应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不是工作量,否则,学生只会在“干活”中逐渐丢掉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
    一种健康的科研关系应该是:学生“和”老师攻坚科研,而不是学生“为”老师工作,更不是学生“去”老师企业工作。有学者曾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作为科研工作者的高校老师,术业在科学研究,把学生培养成独立自主的专业人才是基本责任,而不是相反,错误地把才华用在企业经营上,还以学生为“劳力”。
    大学的存在,让学生与导师相遇,一起在学术领域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一个师生平等对话、守护学术自由、传递科研星火的学术共同体,才是我们的共同期待。


《 人民日报 》( 2016年05月31日 05 版)


                                                                      (编辑 初凌宇)


 来源:人民网
相关文章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