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独家专访(记者 初科汝)近日,蒙古族文化学者、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学研究专家巴·钢普力布走访了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就其本人研究的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学这个课题,对该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学习考察。在实地参观了解情况后,又听取了二连市社区建设管理局局长马占军的详细介绍。巴钢普力布认为:二连浩特市社区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区建设旧体制的源头解构,是与新型国体的有效匹配,是适应为最广大居民服务的新科学模式。因此,值得肯定,值得学习,值得推广。
社区建设“行政集约,理事靠岸”是二连浩特市的主要特征。巴钢普力布认为,更国不必法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工作突入点,就意味着诸多方面的被撕裂与重新建构以及转型期间随顺着的巨大变革。改开以来,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大量政府集纳管理的原始状态和统筹的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向社会化转移,以适应基层居民多元化、时尚化、个性化需求,力争将工作“错位”的街道办事处“归位”,将“越位”的居委会“就位”,从根本上扭转城市社会基层管理的“缺位”,真正使公共服务实施“到位”。
“四化”“四下沉”,让扎实成为求真的主角。社区建设实行扁平化、网络化、信息化、社会化管理。撤销全部办事处,成立社区建设管理局,将市—街道—社区三级管理,变为市—社区两级管理,既节约了社会管理成本,又方便了社区居民,也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文化滋生,还阐明了时代赋予社会成员彼此的分工均衡水平。而人员下沉、经费下沉、资源下沉、职能下沉这“四下沉”,直接带来“四个有”:有机构管事,有场所议事,有人理事,有钱办事。配备网格管理员,推行AB岗工作制,实行一岗多责制,整合公安、计生、卫生、民政、人力资源,建立人、地、物、事、组织信息库,最终为实现社区社会化管理构建了良好的落实环境。
可喜:社区建设改革取得了“六大”转变。一是基础建设由薄弱向坚实的转变。八个社区办公用房是改革前的6.2倍;二是基层民主自治由虚化到实化的转变。社会成员自愿队伍扩大,自发性公益活动频繁,业余文化生活丰富,群众主人翁精神昭彰;三是服务方式由间接向直接的转变。“三层”筑造,纵横穿插的通透工作连体:1、以体现了党领导下的党工委为核心的“领导层”,2、以社区居委会为组织形式的“决策层”,3、以社区服务管理中心为办事机构的“执行层”。权力充分下泻,合理延伸职能,便于事务管理,有益行政效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科学的大众基础;四是管理品级由粗放向精细的转变;五是由“衙门”向“家门”的转变;六是由“管理员”向“服务员”的转变。
巴钢普力布认为,传统与当代,本质地讲是与人类决裂欲望乃至细化求取有关,是与辞旧图新及至报恩人性实践有关。新生事物在换时空状态下进行适时立身就位,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显现与无可推诿的承载。如同生命功能:以生命名义捍卫生命,以学养的名义敬重人性自身,以道德的模式维权人道,这是包括社区建设、服务居民更具体的哲学文化指导与面积益民的注脚。故山川以仁爱昭著大地,情怀以诚恳感动世界,同样是人性与时代发展到某个时期端点的自然突破。
巴钢普力布最后认为:国家基层政权建设某种意义上要先于和高于上层政权建设。这既因为政权伦理结构本身所决定,又因为类别文化特质所牵动,更因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基座在基层。所谓基不固,仰何存焉。
中国的社区建设看内蒙,内蒙的社区建设看二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