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了杨青云诗友送我的东莞第一长诗《新莞人》。
据《东莞日报读书版》报道《新莞人》刘久荣的事迹被《南方日报》一个整版推介,而东莞市政府,东莞市文联也为一个新时代英雄刘久荣岀版了《东莞青年创刊号》。而杨青云诗人就是己经离开东莞后,在北京做编辑突然收到了《东莞青年创刊号》,便一气呵成创作岀东莞第一长诗《新莞人》。
著名评论家冯楚以《杨青云,党的文学贴心人》,给予《新莞人》高度称赞一一
《新莞人》有着深刻的时代价值与精神内涵。诗中,杨青云通过对东莞历史人文的回溯,像林则徐虎门销烟等经典历史场景的重现,彰显民族气节,这与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的理念不谋而合。杨青云聚焦新时代英雄刘久荣等人物,借诗歌歌颂奉献担当,传递社会正能量,正契合党对文艺作品引领社会风气的期望。从创作角度《新莞人》以磅礴大气的诗风,展现东莞在时代浪潮中的发展变迁,反映社会百态,为时代立传。杨青云用《新莞人》证明了自己对党文学事业的赤诚,以诗歌为笔,书写时代发展与人民奋斗,堪称党的文学贴心人 。
我认识杨青云是在北京一个大健康活动的不期而遇,那天,我主动给杨青云打招呼,是源于我意外看到了今年开春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他在北京周馆红文化《周公研究》大讲堂,主持召开了纪念周恩来座谈会的新闻。从此,我记住了诗人评论家三道快枪杨青云。还有一个故事是因为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楚水为杨青云评论集《三道快枪论稿》作序,被楚水会长调侃,以《道同而相谋之/同感共勉杨青云》而被长江网,大象新闻,搜狐网,顶端新闻纷纷报道。
《新莞人》首先是一部对东莞地域文化进行深度挖掘与重塑的史诗巨作。它将东莞的历史与现实紧密交织,从1840年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史上沉重的节点切入,在第七章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东莞厚重丰富的文化背景。“一部民族苦难的史诗/一个民族英雄的名字/林则徐/带来一场血与水的战火/必使你愤怒的心/誓死抗争/中国侵泡在水深火热中/潦倒的黑夜惊起天体中/一群乌鸦/泣吟盘旋/趟出的水声/在颤抖/在震响”,这段诗句以极具冲击力的语言,唤醒了人们对那段屈辱与抗争历史的记忆,将东莞置于民族命运的宏大叙事之中,让东莞的文化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命运紧密相连 。
诗人还试图将另一位东莞历史上富有悲情色彩的民族英雄袁崇焕大将军纳入诗中,这种创作初衷足以体现诗人对东莞历史文化资源的珍视与深度开掘。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的书写,《新莞人》构建起了东莞独特的文化谱系,让这片土地的历史底蕴得以彰显,使东莞文化在当代语境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南粤大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这种文化建构不仅增强了东莞本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也为外界了解东莞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吸引更多人深入探究南粤大地的历史与文化。
对于生活在南粤大地尤其是东莞的人们来说,《新莞人》是一首凝聚情感的心灵之歌,它在城市与居民之间搭建起了一座坚固的情感桥梁,极大地促进了新老莞人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诗人杨青云作为一名曾经离开东莞又心怀眷恋的创作者,在诗中真挚地表达了自己对东莞的复杂情感:“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一个离开东莞的流浪者还被东莞常常记起,突然感到东莞的魅力总是藕断丝连诱惑着我”,这种发自肺腑的心声引发了无数新莞人的共鸣。
新莞人,作为东莞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怀揣着梦想与憧憬来到这片土地。《新莞人》以诗歌的形式肯定了他们的奋斗与付出,描绘了他们在东莞的生活轨迹与内心世界,让新莞人在这座城市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家园。而对于老莞人来说,这首诗也唤起了他们对家乡变迁的感慨与对城市发展的自豪之情。在共同的情感体验下,新老莞人之间的隔阂逐渐消弭,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共同推动着东莞这座城市的发展,也丰富了南粤大地的人文内涵。
在广东诗坛,《新莞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新的表现手法,为诗歌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起到了引领潮流的作用。从诗歌的开篇,诗人就展现出非凡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角,“太阳的马车明白生命的力量/从春天的枝头/从母亲隆起的森林上空/一只孤独的鸟/在诗人笔下穿行/它不惜奔放水样的生命/因为它是蓝色的/因为它泅水而来/一切生命皆因水的柔情/浩浩荡荡/一泻千里” ,将自己比作“孤独的鸟”,以灵动的意象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为全诗奠定了独特的基调。
在《新莞人》中,杨青云运用娴熟老道的修辞技巧,如拟人、比喻、象征等,将抽象的情感与宏大的主题具象化,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东去的长江水/汇成了诗的海洋/浑浊的黄河浪/流出了黄河的诗/长江/长城/黄河/黄山/炎黄子孙最伟大的诗篇/我们的诗仙诗圣和诗魔/都向他们顶礼膜拜/因此我把我写诗的右手高高举起/此时此刻谁能镇定如初/谁能心如止水/一个被欲望占据的城市/水常常是操纵我目光的信仰/我总是坚信东莞的水质/清凉柔甜(摘《新莞人》第二章《抒情的花瓣打开枝头的艳红》)
我常常惊异于诗人把中国的汉语言文字婉转的描绘生华,犹如智慧的放电呈现出普通世象深处的真知灼见,每每总是把文本中如诗如画的东莞紧紧联系一起,如“把一个叠来折去的心/仅一个字的忧伤/再怎么看东莞,也看不到一种深深的牵挂/高高的挂于流浪的枝头∥给远去的目光粘老记忆的东莞/勾勒出一笔一划的不露声色。"
杨青云在诗中对意象的运用和场景的营造,既具有东方文化的含蓄之美,又展现出与西方现代经典抗衡的神秘气质,如“海天之间水面之上飞翔的/一行白鹭/去迎接光/并把光明在我们的仰望中/超越海水的蔚蓝/把真理的海水不断加深春天的颜色/把诗人的生命逼近大海的胸前/不断丰满我激情的文字”,这种独特的诗艺为广东诗坛带来了新的创作思路和审美范式,激励着更多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勇于探索、突破传统,推动了广东诗歌的繁荣与发展,也为南粤大地的文学创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莞人》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南粤大地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与变革。诗中对新时代英雄刘久荣的书写,为社会树立了正能量的榜样,弘扬了奉献、担当的精神品质。在东莞这座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城市,无数像刘久荣一样的新莞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的故事和精神通过诗歌得以传播,激励着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于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
《新莞人》也反映了东莞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社会百态,以及人们在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挣扎与平衡。诗中对东莞的河流、港口等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绘,也提醒着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文化传承,体现了诗歌对社会发展的深度思考和人文关怀。这种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使《新莞人》具有了超越文学范畴的社会意义,成为南粤大地在时代发展进程中的生动记录和精神见证。
杨青云的《新莞人》凭借其在文化建构、情感凝聚、文学创新和社会价值等多方面的卓越贡献,深深地影响了南粤大地。它不仅是一首关于东莞的诗歌,更是一部关于时代、关于奋斗、关于梦想的伟大篇章,在南粤大地的文化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持续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心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南粤大地的繁荣发展而不懈努力。
(编辑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