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原杰从艺书法、绘画、篆刻60余年,多次获全国性大展一等奖、二等奖和金、银奖等。篆刻习主席提出的《中国梦》,以铁笔记载二百多方篆刻作品,精选100方结集出版。更让笔者感动的是老艺术家从退休之后,把全部艺术创作集中在以范曾题材为创作的基础上,如徐老师雕刻的范曾头像,从范曾各个时期的图片精选中,大大小小50多枚。有范曾侧面的、正面的,座着的,站立的,什么姿势都有。当笔者问徐老师为何坚持以范曾为题材的诗、书、画、刻进行创作?回答:我特敬重范曾先生的奉献精神与慈善精神。之所以我找准了以范曾作为我艺术创作的题材,是因我这样的艺术家在北京一抓一大把,你如果没有自己的优势或强项,很难在北京有立脚之地。正是我没有自己的艺术优势,也没有自己创作的所谓强项,才选择了以范曾为题材进行艺术再创作。按徐原杰的说法:一定要把书法写好,印章才会刻得更好。从这个角度上说,我雕刻范曾头像50多枚,大的,有小斗方那么大,小的,如一般化的公章,不敢说艺术水准有多高,但大多这类刻有范曾头像的头像章有神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效果。
徐原杰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现任中国篆刻家协会会员、东西方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大中国书画院客座教授、中国专业人才库篆刻培训师等职。16岁受祖父指导,学习书法篆刻,23岁先后师从刘江、饶宗颐、 郑天骄等名师研习书法篆刻,临摹秦汉印五十多年逾五千余方。按中国传统篆刻艺术讲究水到渠成,需亦步亦趋,然而徐原杰在艺术道路上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逆水行舟,挖渠引水。足见其胸怀博大,追求“大美”,最后上升至“道”的高度,以印悟道,大象无痕。这与当今世事喧嚣,名利沆瀣形成了鲜明对照的那种具有家国情怀、有内容、有担当的作品,理应得到重视和肯定。这就是我所看重徐原杰艺术的高度所在,雄浑沉潜,雄迈大气。只要看他篆刻的刀功便感受到一种对中华民族“铸魂”的人与事,是确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灭的灵魂,是这些篇章最初的动因和基本思想盘活了徐原杰的艺术高度与理论深度。因此,这样的宏大叙事通过艺术化的审美表达,我们就如同面对长江、黄河、泰山、昆仑,心中升腾起的是敬意、尊崇以及阔大无边的情怀和向往。徐原杰的篆刻作品取材范围相对集中、影响较大,几乎都与当下生活有紧密相关的联系。历史就是时间。时间,也许更是一代宗师“苍繁柳密”的武林手段。凭着自己坚实的功力和大智慧,他终于在篆刻学上冲破窠臼,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貌。徐原杰曾在一方印的边款上刻过:“秦印姓秦,汉印姓汉,或问余印,理当姓徐 ”予以自勉。
徐原杰早在三十多年前就以创新的理念对篆刻实践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之后他把篆刻中积累的经验创造性地应用在自己的书画实践中,创作出极具个性的书法、国画,用60张绘画、60方篆刻、60幅书法,和60首诗作勾勒出徐原杰60多年学艺的清晰轮廓。一幅丈二巨制《万里江山图》和用范曾诗歌书写的书法长卷《范曾诗词》尽显笔墨淋漓和绚丽色彩。水墨的清灵,重彩的华丽,两种不同的风格,从骨子里透射出文人书画特有的雅致和幽远气息。充分显示了一位老艺术家秦印也好,汉印也罢,“理当姓徐”的强悍与自信,以及徐原杰深厚扎实的书法功底、超人的驾驭笔墨能力和饱满的创作激情。娄德平评论徐原杰丈二巨制《万里江山图》:在中国艺术界,再没有一个人像徐原杰那样经历过如此坎坷的遭遇,却还是对诗、书、画、雕刻情有独钟,我特别欣赏徐原杰丈二巨制《万里江山图》,山水画布局严谨、层次鲜明、立意深远、工写兼备,笔墨淋漓老练,用笔追求中锋使转,一波三折,起讫分明。挥写之间,又不独运诸指掌,亦以神明降之,直抒胸意。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给人一种身临其境、雄壮有力之感,深受广大民众喜爱。近年来,有许多政府机关会客厅以及大公司的会客厅特邀徐老师作画或书或刻。体现了一个老艺术家深受社会各界的推崇与青睐,这条艺术的轮回之路,源于他越老越炉火纯青的技艺,源于他越老越能感悟笔墨的独特魅力。
徐原杰书法作品。
徐原杰五十多年来一直苦研篆刻艺术,终以不凡的艺术成果成为当代篆刻家中的佼佼者。去年5月,他被有关艺术机构授予“国礼篆刻名家”荣誉称号。徐原杰大量临刻秦汉金石精髓,先后治印五千余方。他篆刻的印章追承秦汉之风,力掘创新之诂,形成了古朴、端雅、润朗的艺术风格。在当地乃至全国,许多书画家都慕名向他求印。徐原杰创作习总书记的《中国梦》系列篆刻作品尝试着将人物山水引入篆刻,将西洋素描、版画、漫画技法融入刀尖上,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对篆刻印面艺术造型的刚柔、阴阳、方正、直曲、粗细、糙润等进行出神入化的改造。再将自己书法中的圆熟精悍、刚柔并济、醇雅古朴、得古神韵的特长揉合进去,又吸取绘画中的虚实相生、疏密有致的理论,并创建出用圆杆粗厚的钝刀指腕力度大,下刀钝而重,便于硬入直切。和书家写一手飘逸的书法一样潇洒不拘小节,从而形成了自己磅薄豁达,苍古大度,朴实中见雅贵,憨厚中出灵动的篆刻新风,成为篆刻艺术史上的奇才人物。近年来,徐原杰先后为毛泽东、孙中山、习近平、范曾等篆刻肖像印100余方。徐原杰单是为范曾篆刻的肖像印系列作品苍劲中彰显着细腻,细腻中蕴涵着厚重,悟出了真正的直线条是从曲线里面来的,真正的曲线条又是从直线里面来进化而成:直中曲,曲中直,深浅有度,左右荡漾,才是理想的金石味线条。如果说,文人画对于诗、书、画的“打通”扩展了画家绘画的灵脉之神,而使“绘画”变得更近于书法,那么,徐原杰对于文人画“灵脉之神”的“打通”,则使接近于书法的“绘画”更近于神助之灵的天人合一,于是,人们读懂了徐原杰学艺60多年的学术性含义:苦中有乐,乐中得大自在,唯一与学为伴。往昔是这般学过来,唯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吸收,才能老勿自缚、老则不萎、老而弥坚、老有所获。
《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徐原杰为范曾篆刻的肖像印说:徐原杰创作的范曾篆刻肖像印系列,它的最大特点是尽量保持玉印那种纯正的线条,挺拔直率,但在结构时却十分注重穿插,以线条之间的避让关系与交错关系来造成空间的错落之美。这种大胆独特的探索,是一种学识雄厚、理解力、把握力都十分卓绝的成功标志。先生能合辙于古奥,彰显于自我,用刀或削或披,流畅自然,突出笔意,发前人所未发,布局极尽变化之能事。在继承传统上又与传统拉开距离,实属难能可贵!
徐原杰的书法与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型展览并揽得桂冠,作品被收入《中国印学图集》、《中国篆刻艺术》、《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书画家名典》等,并流传到法国、日本、新加坡、东南亚、美国及台港澳地区。自1990年以来,有数十种字帖和专著出版发行涵盖全国十余省市10多家出版机构出版书法专集、专论、书画诗文集、系列字帖等,个人篆刻论文被评为北京市优秀论文二等奖。
杨青雲:笔名三道快枪。河南邓州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2014年因主持的范曾研究项目被北京市有关单位评为优秀人才。著有《二月河评传》、《范曾论》、《范曾之道》、《范曾新传》、《杨克新论》、《忽培元浅论》、《王阔海新汉画初》和《樱花结》长篇小说等。现为《范曾研究》杂志执行总编。范曾研究会会长。人民艺术家网特邀评论员。中国专业人才库全国艺术类培训考评管理中心执行秘书长。
(编辑 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