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白鹿原》海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电视剧《白鹿原》剧照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电视剧《欢乐颂2》剧照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同期播出的电视剧《白鹿原》和《欢乐颂2》口碑与收视倒挂的现象近日成为热门议题,专业人士对前者在内容和制作上不吝赞美,对后者则“吐槽”和“拍砖”接连不断,两剧豆瓣评分更是相差将近一倍。但出人意料的是,后者的收视率超过前者近一个百分点。艺术和市场这两种评价标准既鲜明又尴尬的对比,不论是从作品、观众还是从社会文化生态层面来看,都能折射出耐人寻味的深意。对如此“怪现状”进行剖析省察,或可为当下国产剧找寻突围性发展路径提供一种思维向度。
“共鸣”是赢得观众的玄机
改编自当代文学经典的《白鹿原》和接续现象级作品《欢乐颂》的《欢乐颂2》,虽然均可称作IP剧,样貌肌理却迥然相异。《白鹿原》以关中平原的白鹿村为背景,铺陈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之间爱恨情仇的故事,折射出中国社会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变迁;《欢乐颂2》则延续首季剧情,继续讲述欢乐颂小区五个女孩的情感故事。论题材有轻重之别,论情感有大小之别,论时代有古今之别,论环境有城乡之别,在叙事、表演、摄影等诸多方面也有显著不同,看似风马牛不相及。
然而,电视剧所共通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可以令那些遥不可及的虚拟人物走入人心,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进而使观众潜移默化地移情其中。心游万仞,思接千载,依凭的是作品和观众之间精准而深切的共鸣。从某种角度而言,《白鹿原》和《欢乐颂2》都在通过各自角色演绎出的“痛点”求得与观众的思想共通、情感共振,前者用文化的痛点来破解民族心灵的密码,后者用生活的痛点彰显现世人生的焦虑。不管是白嘉轩、鹿子霖、鹿兆鹏等在社会转折时期的价值立场和文化选择,还是欢乐颂“五美”在遭遇不同人生困境时的挣扎与坚守,都能不同程度地让观众与角色换位感知。这些人物从某种程度上成为观众安置情感的寄托、反观“本我”的“他者”。可以说,两部剧虽然在艺术表达方面都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间,但在共鸣感的营造上不乏值得品味之处。
既然如此,两部剧的口碑和收视为何如此不平衡?喧嚣浮躁的快节奏生活、人们在社会压力下的娱乐诉求、制作方的宣传营销策略、明星和粉丝的联动效应等虽然都是个中因素,但最重要的还当归因于共鸣感的覆盖面不同。毕竟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较之于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更容易获取大众心理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当然,前者往往是短暂的,后者则是持久的,这也是快餐文化和经典文本的根本差异。
不能只要话题不要剧
与首季相比,《欢乐颂2》的立意格局进一步窄化,从之前还有些许对社会生态的观照退回到了单纯对个体情感纠葛的描摹,且其间不乏价值理念可商榷的情节编排、“洒狗血”的桥段设计及过度抒情化的音乐植入。然而,很多观众之所以一边吐槽一边追剧,多半缘自剧中现实焦点话题的接踵而至,大城市生存的艰辛、小人物的打拼和辛酸、原生家庭的牵绊、重男轻女的传统陋习、望而生畏的高房价、剪不断理还乱的婆媳关系、择偶观的激烈对抗……几乎每个话题都能引来一波热议围观。如今的都市情感题材剧,“拼话题”似乎已成了一种竞争利器,谁的话题找得准,谁就有可能在同期剧作中抢眼球、创收视。然而,应理性地认识到,话题效应是把双刃剑。虽然它能引领观众见自己、见众生、见社会,生发出难得的共鸣效应,但如果为了刻意制造话题而使用口味过重、刺激过强的吸睛手段,则会使作品丧失应有的艺术性、真实感和美誉度,在众人的“口水”中演变为一场骂战闹剧,毕竟凝聚人气不能以丧失正能量为代价。
不论收视率对电视剧有多重要,也不可不择手段地失道取之。如果说《欢乐颂2》里为了引发剧中的女主角和剧外的女性观众“同仇敌忾”指责男人,而抛出“处女情结”的话题,把名牌大学毕业的IT精英塑造成满口封建思想的“出土文物”,这样的艺术处理只是失真,不算大事的话,那么还有部分剧作为了经济收益逐渐抛弃了艺术追求,甚至丧失了底线意识,则必须警醒。当前有两种非正常现象值得关注:一是“边看边骂”,观众希望看到有悬念但符合逻辑的故事,当有些剧作用荒谬失真的情节搪塞其所期时,便出现了如此现象。比如,电视剧《因为遇见你》中的女配角张雨欣为了金钱名誉,把亲情、爱情踩在脚下,谎话连篇,诡计多端,却仿佛有神明庇佑般,屡屡逢凶化吉,不断走向人生巅峰,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设定惹怒了一众网友。二是“偶像为王”,即只要偶像参演,不论品质如何,在粉丝眼中定是“精品”。有些狂热分子容不得半点批评,一旦发现差评,就会自发组织水军前去理论,摆事实举例子,苦口婆心。即使辩论不过人家,他们还有一句“难道你没看到他多努力”的必杀技。如此怪象的产生蔓延是对电视剧产业的严重侵蚀,其一方面呼唤着观众收视心理的理性建构、欣赏水准的有效提升,另一方面也警示着电视剧生产与播出方在创意把关方面不可价值错位,只要话题不要剧。
传世之作需消弭雅俗界限
电视剧作为当前受众面最广、影响力最强的大众文化形态,理应消弭雅俗之界限,使各类观众均可从中见仁见智、各取所需。纵观文艺领域的传世之作,大多达到了大俗大雅的境地。今天的电视剧创作也应以此为审美坐标和艺术指南,寓深邃精微的思想于灵动的表达中,使作品立得住、叫得响、散得开、传得久。作为一种创作现象,电视剧的名著改编近年来屡见不鲜,这其实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做好了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收获硕果,做不好则招致“玷污经典”的骂名。在笔者看来,电视剧《白鹿原》的改编,从文字语言向视听语言的转换难得没变味儿,表演、造型、场景、道具合力营造出的艺术质感也基本契合大众的期待,同时把中国式人格的精神结构和乡土社会的文化规约外化得饱满精到。倘若其能在叙述上把革命线索和家族线索融合得更圆润恰适,在戏剧性和节奏感上有更符合电视剧艺术逻辑的精妙把握,在接近性上能与不同时代构建起更加精巧的共鸣链接,该剧便更有可能在中国电视剧的艺术长廊中占据一席之地。
改编也好,原创也罢,电视剧的大众文化属性不会变易,因而超越雅俗的创作规律和目标不应更改。观众希望看到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精彩故事,震撼视听、制作考究的音画效果,但更希望作品中所承载的历史纹路、文化基因、民族精粹、道德力量、人格光辉,能春风化雨般助力着自己的精神成长和灵魂荡涤。
(编辑 初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