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邑 生 【事件】 媒体报道艺考过度关注考生外貌条件【观点】 拼颜值,本质上和“拼爹”没有两样,都是靠先天、外在的条件,而非靠自身的实力和努力说话,这与公平竞争背道而驰“又是一场颜值战的腥风血雨”“...
邑 生
【事件】 媒体报道艺考过度关注考生外貌条件
【观点】 拼颜值,本质上和“拼爹”没有两样,都是靠先天、外在的条件,而非靠自身的实力和努力说话,这与公平竞争背道而驰“又是一场颜值战的腥风血雨”“迎来一大波‘鲜肉’和‘女神’”“谁有这个妹子的微信号?我出一个月工资”……这些语句描述的不是一场“选美”比赛,而是许多媒体对正在火热进行的艺考现场的报道。除了偶尔追童星,主要就是看脸蛋,年年如此,人们对这样的报道主题和用词也早已习以为常。可是,我们有必要细想一下,这样的报道真的好吗?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答案都是否定的。
对艺考这件事本身而言,这样的报道是不全面的。许多媒体都把艺考报道的对象锁定在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的表演专业、播音主持专业。不可否认的是,这些院校的这些专业,考生从整体上来看确实颜值较高,社会关注度也相应较高,容易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但如果仅仅局限于这些,那报道就有相当的片面性。事实上,艺考是一个几乎涵盖了所有艺术门类、艺术院校甚至包括综合性院校的艺术类专业的大工程。首先,除了上述院校和专业,别的院校和专业当然也不缺高颜值考生。其次,更重要的是,艺考考的是考生的艺术才华、文化基础,当然还有天分,绝不可能是简单的“选美”。报道如果过分渲染个别院校和专业的考生的颜值,难免有失偏颇、不达要点,也容易让普通人对艺考的认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对参加艺考的考生而言,这样的报道是不公平的。艺考本质上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普通的高考竞争更加激烈。这就需要整个社会为所有考生营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其中,舆论导向尤其重要。但是,铺天盖地渲染考生颜值的报道,无形中会让颜值稍逊一筹的考生心生胆怯、恐慌,感觉自己“先输一招”“低人一等”,难免影响他们的发挥。即使对于高颜值考生而言,渲染颜值的报道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因为这很可能使得他们对自身条件做出错误判断,过高估计自己的竞争力,最后“不自量力”“马失前蹄”。还有,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年年看关于艺考考生颜值的报道,家长很可能只凭长相,就对孩子产生过高的期待,甚至不顾孩子兴趣强行让孩子走演艺之路成名成家,最后事与愿违。其实,拼颜值,本质上和“拼爹”没有两样,都是靠先天、外在的条件,而不是靠自身的实力和努力说话,这与公平竞争是背道而驰的。
对文艺行业来说,这样的报道是不利长远的。生态系统需要物种的多样性,同样的,文艺系统也不能只有高颜值的“生”和“旦”,也需要不那么高颜值的“净”和“丑”,这是一个系统正常运转、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文艺界,尤其是演艺界确实弥漫着一股“颜值决定一切”的歪风。一些高颜值低演技的演员受到业内和观众毫无道理的追捧,相反,一些高演技低颜值演员却可能被网友骂哭。凭着一张脸就可以大行其道,由此整容之风、讲究穿戴的奢靡之风等自然蔓延开来,同时演技、涵养、人品全部变得不重要。这是坚决要不得的。参加艺考的考生,最终有相当一部分都要走向演艺界、文艺界,成为有生力量、中坚力量。但如果这些考生从一开始就迷信高颜值,到时这些人都是清一色的高颜值,也只追求清一色的高颜值,那文艺园地的“百花齐放”就无从谈起,风气好坏也未可知了。
对全社会来说,这样的报道也是不该提倡的。对于当前社会上过分“看颜值”甚至“唯颜值”这样的畸形、病态的审美取向,媒体不能推波助澜。更进一步说,“以貌取人”的不良风气,媒体更应该坚决地予以抵制。
当然,艺考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对于一些媒体而言,看不了“门道”就看“热闹”,追捧高颜值考生也算情有可原。对于这些考生而言,算得上是艺考的“颜值担当”,而对于报道艺考的媒体而言,除了“颜值”,也更需要“担当”。
(编辑 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