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薇
在3月3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大会上,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报告令委员们很受启发,尤其是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容。土耳其是丝绸之路的终点,这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莫言联想到了自己访问土耳其的经历。莫言说,土耳其文化部联合三个单位邀请了一百名中国知识分子去土耳其参观访问,被邀请的人有作家、教授、美术家,也有记者,一切费用均由土耳其政府承担。在去之前,莫言还做了功课,他说:“1908年,先贤康有为曾经写过一本很有影响的书《突厥游记》。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政治、地理、文化等很多方面,其中有一些观点,以今天的观念来看,值得商榷,但是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先贤们,在当时那么落后的交通条件下,就能够走出去,游历世界,把中国的文化、历史、政治与之进行对比分析,寻找救国救民的方法,这样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在土耳其访问期间,当地政府安排莫言与土耳其总统居尔会面,原计划15分钟的会面延长到一个多小时。那时,居尔总统谈到了他与习近平主席共同推进建设21世纪丝绸之路的想法。莫言说,俞正声主席的报告中提到推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经济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团结之路。莫言表示,在建设丝绸之路过程中,经济交往或者说赚钱不是根本目的,通过文化交融、艺术交流促进友谊、团结,由此使文化建设更加丰富,使人类生活变得更为美好,这才是根本目的。在谈到对土耳其文化的印象时,莫言表示,第一印象是包容性。“我们主要的活动在伊斯坦布尔,它横跨了欧亚两大洲,人们和平共处,包容性很强。从土耳其的音乐、美术、文化,甚至饮食里,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它兼容了欧洲和亚洲的传统文化。”他说。
莫言和土耳其文化部部长也有一次会见。文化部部长谈到了中国与土耳其悠久的交往历史,也谈到了中国文化对土耳其文化的影响,尤其是谈到了在土耳其皇宫里还有一个规模很大的中国青铜器馆。莫言还回忆说,文化部部长拿出了他的一本书《红高粱》,而且是土耳其文的翻译本。相比之下莫言觉得很遗憾,因为他读的土耳其文学作品并不多,“这两年来,中国文学发展基本上围绕诺贝尔文学奖在转,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穆克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红》是很受关注的,在中国影响很大,在还没获诺贝尔奖之前就已翻译成中文,并且在中国销售了十万余册。但我也感觉到,尽管我知道一些土耳其诗人的诗歌和作家的小说,但是数量很少”。与土耳其文化部部长的会见让莫言很受启发,“文化交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文学交流,外国游客到我们的名胜古迹转一圈,可以了解很多,但是如果读一本我国作家诗人的作品,了解则可以更加深入,甚至能走进一个民族、国家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
因此,莫言在小组讨论中建议,重建21世纪丝绸之路过程中,应该重视文化艺术的作用。他说:“既然土耳其可以花钱请中国的知识分子到他们国家去观光、开拓眼界,我们也可以花钱把他们请过来。甚至可以把我们上个世纪80年代造成很大影响的舞剧《丝路花语》进行重新编排,作为重建丝绸之路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者在土耳其,乃至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演出。还可以组织创作一些反映丝绸之路辉煌历史的作品。文学作品可能需要翻译,但舞蹈、音乐、美术、雕塑这些都不用翻译,可以伴随重建丝绸之路始终,在经济交往中把文化建设、文化活动全部融合进去,从而变成一个立体的活动,而不是单纯的经济交往。”
(编辑 侯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