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郭庆祥:也说艺术品打假 ...
郭庆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要维护消费者权益,就要打击危害人们生命安全或其它切身利益的假冒伪劣产品。近几年每到这天,我们艺术品市场也会刮起一股打假之风。
艺术品假冒伪劣产品就是赝品,字画、瓷器、玉器等一些古玩造假之风古来就有,现在更是越演越烈。在近现代书画中,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等等画家,只要能叫得上名号的,赝品的比例在艺术品市场上高得已让人无法想象,有的赝品还被拍卖到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其中的猫腻,当事者一定是很清楚的。
这里,我不谈古玩造假、书画造假、鉴定造假或市场造假,这些很多人在揭露,也揭开了某些造假背后的层层黑幕。我只想说说某些书画作品根本就不是艺术品,却被一些人吹捧成是艺术品,这也是造假的一种方式,用普通商品冒充艺术品,卖到艺术品的价格,获取暴利而损害消费者利益。
商业画的标志就是以买卖营利为目的的,是通过量产的方式生产的产品,而不是出于作者的精神诉求、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追求相对的艺术唯一性等艺术要求。真正的艺术家是以个性化创新风格为自身的基本要求,不会去批量创作题材和内容雷同的作品。
商业画生产更可恶的就是流水线生产产品,以及由其他人代笔制作的作品。还有就是临摹他人风格的作品、礼品画、任务布置的画,按资本方出题材要求画家搞的商业媚俗产品等都是伪艺术,都不是真正的艺术作品。画家拿一些低劣的产品愚弄大众,大众又存在着美学盲区,缺乏艺术和审美的认识,相互误导。艺术创作不是工业化生产,就像人们现在认识到了许许多多快餐速食就是“垃圾食品”一样,大多数送礼的应酬画、礼品画实质都是些快速生产的“文化垃圾”,是假冒的“伪艺术”。这些问题也有外行领导外行、不懂装懂胡搞带来的不良后果,并导致有“权威”、有话语权的外行误导和愚弄了大众,在审美缺失的时代使人们更加偏离了审美。
现在艺术品市场的怪现象,就是长期把这些商业画作为市场主打,做名人概念炒作而不顾艺术质量。这些数量化生产、批量化生产的商业画,不会投入作者的真实感情,也背离了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完全是一种商业行为,同时这些“冒牌艺术”也容易造假。所以,他们真真假假的产品在市场上铺天盖地,也就容易被一些不法商人伺机利用和价格炒作,在现在审美缺失的时代被这些投机者钻了空子,大肆宣传、包装这些商业画家是艺术家,已经误导了艺术品的收藏和投资。
当前还有更无知的现象就是一些所谓的名人产生的作品也被称作是“名画”。如某些演艺名人“靠名气吃外行饭”,自吹自擂利用名人效应和国家提供的平台推销自己毫无艺术修养的画或字,这种昧着良心赚钱的投机行为也应该被打假。
相比于生活、生产资料的假冒伪劣产品,除了经济利益受到侵害外,“冒牌艺术”损害更多的是人们精神享受的权益,也误导了人们的艺术审美。所以,我们是艺术品收藏者,也是艺术品消费者,不能被一些“伪艺术”生产者和市场操控者的宣传所迷惑。文化艺术的造假,对社会的危害是隐形的。一个民族的强盛,单靠经济的发展是不全面的,也应有文化上的创造和贡献。最后,我们希望天天是3.15,天天能揭开“冒牌艺术”的伪装。
(编辑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