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思想理论 >> 内容

人民日报:中华文明具有开放包容特质

  核心提示: 叶 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为何能够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


叶  朗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为何能够保持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分析中华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特质,不仅对于我们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发展,而且对于我们树立正确文明观、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比如,唐朝时期在文化上展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象,当时的长安是人口众多的国际性大都会。宋元时期的贸易港泉州,不同文化、风俗之间相互融通共存,后来泉州出土的一些混合着多种文化因素的墓葬石刻就是证明。中华文明的这种开放性和包容性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层哲学观念,如“物一无文”“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哲学观念。“同”就是“一”,也就是绝对的同一,排斥异质的文化因素和文化成分。在中国哲学看来,“同”就不可能有生命,不可能有创造,不可能有发展。“和”则是不同文化成分、因素和谐共处。“和”,要求容纳别人、谅解别人,进一步则是欣赏别人,也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所以“和”意味着包容,意味着开放。中国人把自己的文明理解为一个包含多种因素、可以不断生发出新的意义和创造出新的价值的复杂系统。对新的文化因素,不会抱有恐惧和敌视的态度,而是一方面接纳它们、包容它们,尊重它们的特色,另一方面把其中的一些有益成分吸收、融合进来,充实、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正因如此,中华文明才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生机和活力。

《论语》开篇就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从发展自我、赋予新意义而言,中国人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论语》的第一句话表明,在中国人看来,通过学习来打开视野、提升自我是美好的事。而第二句话表明,中国人乐于接待来自远方的朋友,并且相信他们身上必有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中国人通过学习他人和接待朋友来提升自己,追求的是文明的和谐共处与交流互鉴。

“天地之大德曰生。”在中华文化的传统观念中,人的生命和宇宙的创化高于一切。中华文化看重人的生活世界,关注现实人生的价值甚于精神领域的抽象理念。正因如此,对于一种外来文化是否认可,主要取决于它是否有益于民生福祉,以及它是否有益于世道人心,并不苛求其抽象理念与自己绝对相同。也就是说,中华文明对外来文化认同的着眼点是看是否有益于老百姓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安定。这种着眼点,正蕴含着一种文化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论在哪种文化中,也不论在哪个时代,人都有生老病死,都要为维持生计和繁衍后代而操劳,整个社会也都要维持一套必要的规范和秩序,都要提倡呵护后代、对人友善、敬畏自然以及敬父母、重家庭、守法律、讲信用等。人类在最基础的生活层面的一致以及在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层面的相通,是不同文明之间可以沟通、交流的可靠保证。

当今世界,有些人仍持有“文明冲突论”。这种论调基于西方传统观念,着力划清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强调一种文明与另一种文明的界限和区别。这种论调认为,一种文明和一个人一样,要自我认识、自我确证,就需要树立一个与自己对立的“他者”。而中华文明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为我们观察和思考世界上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超越“文明冲突论”的新的眼光和思维框架。人类文明并不是只有一种模式,也不是只有一条发展道路。不同文明之间并非只有相互冲突一种选择,而是可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我们要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夯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25日 13 版)


                                                                  (编辑 王俪)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相关文章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