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新有(北京)
2019年8月10日·周六
岁月让幼苗长大,壮年变老,不公平吗?岁月的无情也给我们带来了智慧和成熟。作家李亚民的新作《红绣荷》是经过十年岁月的磨砺,一朝亮剑,锋芒毕露。
文字功底是写作的基石,生活的功底是创作的源泉。这两点构成一个作家必备要素。还有一点是灵性,这一点是成就一个作家的光芒和灵魂。读完高中、大学之后,一般来说,文字上都会有一定的修养,为什么有的成了作家,而多数人只能是读者。这里面既包含素质要求,也包含个人喜好和追求。文学家都是热爱生活、心地存正、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由于他(她)们手中没有生杀权柄,手无束缚鸡之,匡扶时势的义气赋予笔端,用优美的文字,感人的故事,善诱社会,教化人心,所以作家的责任重大,使命艰巨。作家李亚民同志的新作《红绣荷》就是一部具有历史深度,又有生活广度,又有人情温度的优秀红色作品,我看可以概括为文新语精,故事感人。下面我就李亚民同志小说《红绣荷》谈三点读后感。
一、 功底深厚,文笔流畅。
我是带着任务,读《红绣荷》一书的,前几天受好朋友,大家尊敬的《作家报》张富英总编辑和中国诗歌网祝雪侠主任的盛情邀约推荐,我才选读《红绣荷》。因为工作忙,看书的时间少,所以只能有选择地阅读,上周保健医生权柳青同志给我推荐了著名学者南怀谨先生的《皇帝内经》讲义,非常好,是一部文学、艺术、诗词、科技、哲学、医学、养生、易经儒释道朱方面皆涉猎的大教材。刚读一遍,计划读第二遍时,张总和祝主任的任务就来了。虽然我不认识作家李亚民同志。通过两位好友的推荐,阅读《红绣荷》我们成了没有谋面的好朋友。我每天上班,坐一号线地铁,从苹果园到东单17个站,始发站有座位,我就有时间欣赏佳作《红绣荷》,通过地铁的时间空间和有限的阅读,我从文字上结识了,未曾谋面的作家李亚民同志,竟然还是我们老乡,河南省灵宝市的作协主席,感到十分荣兴。读一部书就是和作家心灵沟通对话。李亚民不愧为一方神圣,作为作协主席,平时组织协调工作很多,各种学习会议也多,还能静下心来,专心学问,著书立说,精神可佳,值得赞誉。我读书不像大学问家,一目十行,我喜欢一字一句的读,边读边琢磨每一句的基本要义,像改材料一样,去审视每一个语句,因为经常改写材料,养成了这个鸡蛋里挑骨头的坏习惯。读了《红绣荷》这部几十万字的巨著,我觉得,作者文字功底深厚,通篇语言流畅,没有可有可无的废话,每一个故事的语言,尤如量身定做一样,有添一分长,去一分短的合适感。但也有不足,校对上有多字的现象,我读了前15章,发现2处。建议作者在重印的时候,提醒出版社精准校对。现在我们提倡精准,比如精准扶贫等等,我们也可以提出精准文字。精准校对。
二、 厚积薄发,情节自然。
读书就是读生活,生活不光是我们当下能感知感觉的生存环境,它还包括时空和历史的纵深,外国的以及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对未来空间的科学构想成份。历史和未来对我们的现代生活都会构成影响。我们读历史、学外国,就是要借鉴古人和洋人的发展理念,先进经验,核心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之目的。李亚民新近作品《红绣荷》〉通过黑山街的爱情故事,讲述了一个大历史,一段红色革命来之不易的大题材。作者通过红军战士徐子春和荷花的爱情故事,以及对红二十五军团集体人物描写和对红军潜伏人员张晓、山村医生“赛偏鹊”、“钻山豹”,吴仁善、杜子伟等正反两方面人物的形象刻划,反映了红军初创时期,艰难的生存环境。讲出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忘记初心,我们是按照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乃至中华民族谋幸福的政党,是用马列主义武装的为全人类幸福生活,团结奋斗的政党。人民群众只所以拥护、尊重、支持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他贯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者在作品里,没有到处张贴政治标签,但作者通过不同的人物描写,对故事情节的生动叙述,把政治灵魂烙在其中,让读者在跟随故事情节发展中,不知不觉受到革命情绪的感化。其实,人生是善良的,因为人们的善良,才使正义的树苗茁壮成长。作品通过把善恶美丑标准的天平,架构在读者心灵深处,人们通过对美丑的判断,对革命者艰苦生活的同情,以及对恶人的抵制心里,达到作品塑造人,教育人的目的。从作品的结构、到人物出场顺序安排,语言的巧妙运用,故事情节的自然过度,没有生硬感,一切都是合情合理,自然流畅。使读者欲放不能,合上书本仍然对主人翁的命运充满同情,牵怀挂肚,作品的成功,是作者生活底子厚实的客观反映。厚积而薄发,必有语言的闪光点和惊人之妙处。
三、 故事感人,亮点纷呈。
以金寨县为中心的大别山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摇篮,红25军团,从这里诞生,是中国第二大将军县,总后勤部部长洪学志上将,北京军区政委陈先瑞、副司令员滕海清将军,都是安徽金寨县成长起来的红军将领。一个县出了59个将军,是一个光荣的数字,同时也是一个痛苦的数字,革命的代价是,金寨县有10万红军为革命牺牲,无数家庭在黎明前,遭受了沉痛的打击。8月份,我去了一趟金寨,当地朋友杨兆文介绍,金寨为革命和建设,奉献了3个10万,为中国革命捐躯10万人,解放后为修建水库,往山区搬迁10万人,改革开放为支援城镇建设外出务工10万人。红军初创时期,处处遭受反动势力的围剿打击,革命的火种在阴云密布,凄风苦雨,艰困环境中遭受了煎熬磨难,于柔与成,百炼成钢。最终成为克敌制胜的一把把利刃。
切合时代主题,《红绣荷》的出版恰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于时代相呼应,是文学作品成功的主要因素。有的人讲纯文学,强调文学作品要离政治远点,再远点,如果没有时代烙印,离生活很远,花言巧语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作品。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离开社会到真空里生活,生命力在强大,也坚持不了多久。莫言的作品、获了诺奖,有的人说是纯文学作品,我不这样认为,他不管写那个时代的人物,即使是个平凡人物,也于时代密不可分,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所以说,《红绣荷》的感人之处,就在于作者把当时的人物,经过压缩,成型,把典型的人、事结合,运用文学的手法展现出来。故事跌宕起伏,贯穿全景的革命爱情故事,写出了革命人的伟大与奉献精神。李亚民花费十年功夫,用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成就一个文字大厦,精神大厦,祝贺她的成功,同时,我也代表广大读者,谢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份优秀的精神食粮。
(编辑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