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潘建国 朋友,你去过塞罕坝吗?你看过《最美的青春》这部电视剧吗?那我告诉你:塞罕坝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有世界最大的人工林,置身于浩瀚的林海,你会:感到无比的震撼和感慨。震撼的是:昔日人...
潘建国
朋友,
你去过塞罕坝吗?你看过《最美的青春》这部电视剧吗?
那我告诉你:
塞罕坝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那里有世界最大的人工林,
置身于浩瀚的林海,
你会:感到无比的震撼和感慨。
震撼的是:
昔日人稀鸟亡的荒原
已变成首都的防风沙屏障;
感慨的是:
这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
的绿色奇迹来之不易。
这里要讲的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围场一中一个名号叫五连三排的高中教学班
到塞罕坝参加植树造林以及对这块土地
眷恋之情的真实故事。
在抗战时期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中,
有举世闻名的南泥湾;
在围场一中高中教学班的五连三,
有令人难忘的杨树湾;
正如有的同学所说,
五连三人的青春岁月中,
最值得记忆的是杨树湾的美好时光
第一次到杨树湾
昔日的塞罕坝,
黄沙遮天日,
飞鸟无栖树。
经塞罕坝第一代育林人的艰辛努力,
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已实现大面积栽植成功,
数万亩一尺高的幼松林亟待扶育。
1971年5月的一天,
60名十六、七岁的学生,
来到塞罕坝一个叫杨树湾的地方安营扎寨,
他们的任务是以人力作业方式,
用锄头为幼林锄草松土。
这就是全县第一个以整建制教学班为单位
参加机械林场幼林扶育会战的五连三。
他们每天从营地到林区往返几十里,
艰难穿行荆棘丛生的沟壑山谷,
胳膊腿腕划出了一道道血痕,
手掌磨出的水泡变成一个个老茧,
超强紫外线晒得脸庞一层层脱皮。
瓦片大的锄头磨成了弯弯的月牙。
小米饭,
野菜汤;
每天窝头当干粮;
超强的劳动量,
缺少营养的伙食,
同学们累倒了一个又一个,
但他们稍休息后,
又投入了艰苦的劳作。
33天的辛勤汗水,
扶育了数千亩幼林。
同甘共苦充滿关爱和友谊的集体生活,
加深了亲如兄弟姐妹的同学情;
塞罕坝人治沙造林、艰苦奋斗的壮举,
无时不在感染着同学们,
广袤的塞罕坝荒原,
陶冶了同学们报效祖国的情怀;
铸就了感恩诚信敬业奉献的五连三精神!
幼林扶育会战己过多年,
但那艰苦与欢乐并存的岁月,
令人难以忘怀。
当你置身于喧嚣、浮躁的环境,
是在杨树湾扶育每棵幼树的辛劳
坚定了你坚守乡村、甘当园丁的决心;
当你面对庸俗、复杂的人际关系纠结时,
是杨树湾扑实、纯真的同学情谊,
为你自己诚信做人、坦荡做事
的风格而感到欣慰;
当你工作劳累、身心疲惫时,
是杨树湾挥汗如雨、风餐露宿的场景
激励你咬紧牙关,坚持再坚持;
每当想起杨树湾的窝窝头、野菜汤,
对眼前的工作和生活,
就会有一种愉悦的知足感。
杨树湾这个昔日挥洒青春和汗水的地方,
是我们青春的见证和象征;
她己成为五连三人魂牵梦绕的圣地;
像一座铭记着我们青春和记忆的丰碑,
永远矗立在五连三人的心中!
时间摧损了我们的容颜,
但没能改变我们的理想和信念。
重走当年的勤工俭学路,
重访昔日播洒青春和汗水的圣地,
是五连三人多年的夙愿;
这是因为:
在五连三人心里,
杨树湾不仅仅是一座小山坳,
它更成了一种符号,
一种象征,
一种吸引,
更是一种精神!
潘建国接受本网记者马金星采访现场。
作者简介:
潘建国 ,居住北京。军旅生涯,喜爱写作。结合工作写报道,在《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等新闻媒体刋稿一百余篇,“为了国防法规的尊严"一文选入《世纪丰碑》,并同时被《华北民兵》等6家媒体刊用。是五连三排团支部书记,1971年到塞罕坝参加了幼林扶育会战,三次荣立三等功。系河北省承德市第八届、九届人大代表,被北京军区授予忠诚党的武装事业的人武之星,现从区委常委武装部政委岗位退休。
(编辑 侯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