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思想理论 >> 内容

当代美术批评的反思

  核心提示: 马鸿增 中国古代的美术批评家,我最佩服六朝南齐的谢赫,他的论著《古画品录》,开创了中国画品评的先河,开门见山:“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并且提出了“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

马鸿增


中国古代的美术批评家,我最佩服六朝南齐的谢赫,他的论著《古画品录》,开创了中国画品评的先河,开门见山:“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并且提出了“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作为评价标准,而且用这一标准具体品评了三国以来27位画家,将他们分为六品,逐一点评优劣,毫不含糊。甚至连顾恺之这样的大家,也只放在第三品,评语是“格体精微,笔无妄下,但迹不逮意,声过其实”。而将顾的弟子陆探微评为第一品,称其“包前孕后,古今独立”。对贵为帝王的晋明帝也不胡乱吹捧,只放在第五品。对著有《画山水序》、提出“澄怀观道”理论的宗炳,并未因为他是学者而另眼看待,只放在第六品。当然,我也佩服后来《续画品录》的作者南朝陈代姚最,他敢于发表不同意谢赫对顾恺之的评价,认为顾恺之“矫然独步,终始无双”。对于谢赫,他既肯定其长于写貌人物,又指出“笔路纤弱,不副壮雅之怀”的缺陷。

我不想对两位先贤观点的具体是非做评价,而是对他们作为美术批评家的历史责任感、担当意识和勇气,表示深深的敬佩。
这就联想到当代中国的美术批评。文艺批评本应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承担着引导多出精品力作,提高社会审美水准的重任。然而新世纪以来,在文艺繁荣兴旺的同时,与美术创作界存在的种种不健康状态相近似,美术批评界也存在种种负面现象。
数量多,高质量少。多得数不清的报纸、刊物、画册、网络媒体,还有电视、广播,上面都有美术评论,数量之多,远超历代。但在质量上却是瑕瑜混杂,缺少深入剖析的真知灼见,常见中庸的世故套话和一味捧场,更少由此及彼、由个体到规律的理论升华。应当说,当代中国美术评论队伍空前庞大,至少已形成四大板块:学术研究系统、专业院校系统、艺术市场系统、传播媒体系统,都有众多从事美术评论的力量,由于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至今没有产生几位公认的、具有各自批评体系的权威人士,未免遗憾。
表扬多,批评少。部分美术批评家和工作者,出于情面、红包、权势压力等原因,放弃了或丧失了对美术作品品位的判断力,把评论变成吹牛、夸大其词,形同虚假广告。将“能品”说成“神品”,将粗制滥造说成潇洒飘逸,将抄袭模仿说成独创一格。动不动封“大师”“大家”,这个“王”、那个“王”。吹捧之风盛行,使一些画家更加飘飘然,听不得一点批评建议。美术批评弱化了褒贬甄别的功能,助长了创作界的不正之风,助长了用市场价格取代艺术价值的商业炒作。这种不实事求是的评论,严重误导了大众的审美,也自毁了批评家的形象,被称为“轿夫”。
自言自语多,学术争鸣少。无论对具体作品还是对与创作相关的学术理论问题,部分批评家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打各的锣鼓,各做各的文章,互不交锋。即使明明存在分歧,却很少看到有深度的针锋相对的学术争论。自上世纪末关于“笔墨等于零”的争论以来,似乎还很少出现其他引发广泛热议的话题。其间,关于全国美展的评价问题、画派界定标准问题、蒋兆和《流民图》的评价问题等,都曾引起关注,但参与者不多。对某些作品、现象、思潮的批评,因为多种原因,往往纸媒回避,只能在网络媒体一见。
吸引眼球多,深入剖析少。也许是信息爆炸时代的特色,人们适应了快餐式的接受方式,浮躁之风也吹进了美术批评界。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写作者有的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抢眼;有的用粗暴的攻击显示正确性;有的用娱乐化的方式介绍艺术与学术活动。
至于如何解决,关键在于批评家应该强化责任意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道德修为,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敢于实事求是,说真话,讲道理,褒优贬劣,激浊扬清,逐步营造开展美术批评的良好氛围。
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困难重重。但如果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不等待观望,推而广之,终有改变积弊之日。写到这里,我想起当年徐悲鸿与秦宣夫的一段小故事。1933年徐悲鸿应邀到巴黎举办“中国绘画展览”,结识了比他小11岁的留学生秦宣夫。后来秦宣夫写了画展评论文章,对徐悲鸿的作品既有推崇,也有批评,甚至对名作《九方皋》也直言不讳。徐悲鸿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器重,送给他一幅《食草之马》,后来又向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吕斯百推荐,聘请秦宣夫去任教。1945年秦宣夫在重庆举办个人油画展,徐悲鸿为之写了评论,称赞他“固以画名世,但彼尤为吾国卓绝之西洋美术史家”。这个故事令人感动,也颇有启发。

由此我想到中国古代有一个词叫“诤友”,意思就是能够直言规劝的朋友,是十分难得的真正的朋友。批评家和创作家的关系,应当是“诤友”的关系,而不是坐轿与抬轿的关系,更不是敌对关系。批评家相互之间也应当是“诤友”的关系,可以据理力争,但不必恶语伤人。如果美术界能够出现诤友如云的局面,那么净化环境、清除污染也就大有希望了。


                                                                        (编辑 初凌宇)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相关文章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