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邑 生 【事件】 纽约举行的《中国:镜花水月》时装展被外国评论家批“滥用‘中国元素’”【观点】 表面化的“中国元素”已经不能满足西方的认识需求,其背后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将成为他们渴望了解的重点...
邑 生
【事件】 纽约举行的《中国:镜花水月》时装展被外国评论家批“滥用‘中国元素’”
【观点】 表面化的“中国元素”已经不能满足西方的认识需求,其背后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将成为他们渴望了解的重点《纽约时报》艺术评论家霍兰德·科特近日对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正在举行的《中国:镜花水月》时装展发出了“对‘中国元素’的滥用是如此创造力超群”以至于“将一个本可更精致、细腻的展览完全搞砸”的评论。多而不当的“滥用”——这位曾经获得过普利策奖的外国评论家的这一用词,是第一次听闻,颇值得深思。
在理解霍兰德·科特的批评逻辑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中国:镜花水月》时装展。根据媒体的报道,这个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于5月至8月举办的展览,展出130余件高级时装和成衣作品,同时展出青花瓷等传统中式物品,旨在图解中国文化对西方时尚的影响。龙袍、旗袍、红卫兵服装……类似的“中国元素”在展览中应有尽有,而它们应用得是否恰当却要另当别论。比如,霍兰德·科特注意到,一件1951年克里斯汀·迪奥设计的酒会礼服上饰满八世纪碑文,可惜碑文的内容竟是“草圣”张旭的《肚痛帖》,简直是“大煞风景”。而更让这位艺术评论家忍不住吐槽的是,数世纪以来,西方世界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引发各种错综复杂的回响,但展览“对这些历史背景多半轻描淡写”。
从这些评论话语中,我们不难发现,至少在专业的评论界,外国人已不仅仅满足于猎奇式观看所谓的“中国元素”,他们更关心“中国元素”背后的深层次文化内容。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民众开始对中国文化表现出兴趣。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发布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调研报告》就显示,外国民众接触中国文化的意愿整体较高,占样本总量80%以上的受访者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相信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这个人数会更加庞大。同时,随着接触的增多,这些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必将更加深入,那时,就像专业的评论界一样,仅仅表面化的“中国元素”恐怕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中国元素”背后的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必将成为他们渴望了解的重点。
但是,我们注意到这个变化了吗?好像还没有,或者说还不够。当前,我们在各种场合向外国人展示的更多的还是表面化的“中国元素”。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典型的莫过于某些爱在各大国际电影节的红毯上秀一秀的女明星。按理说,红毯本是一个展现当代中国人形象的良好舞台,可惜几乎每回的红毯新闻中关于中国的部分,都被“东北大花棉被礼服”这样的所谓“中国元素”抢了风头。这样的“中国元素”,因一种迎合外国人猎奇目光的心态而存在,不能代表当代的中国,也不能代表中国的文化。更糟糕的是,当这样的所谓“中国元素”被用滥了以后,外国人难免审美疲劳,甚至会产生一种排斥情绪,有如霍兰德·科特看过《中国:镜花水月》时装展后的感觉。
100多年前,面对风雨飘摇的旧中国,中国的有识之士发出了“睁眼看世界”的呐喊。如今,新中国已是国富民强,却依然需要我们有这种“睁眼看世界”的精神。只是,过去是我们单向地学习外国,如今则是双向地互相了解。从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方面来说,我们要做到“睁眼看世界”,就应该敏锐地觉察他们的需求的深化。对外国人来说,介绍“中国元素”当然是必需的,也是第一步,但仅仅停留在这一步,做多做“滥”,只会事与愿违。能否把“中国元素”深化为中国故事、中国精神,从而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化,显然还有很多路要走。
(编辑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