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伟
“十艺节”开幕以来,作为中国艺术节核心内容之一的文华奖参评剧目展演在山东主、分会场8个城市如火如荼进行。87台参评剧目已演出近三分之一,京剧、昆曲、地方戏曲、话剧、儿童剧、歌剧等艺术门类的佳作登台亮相。“美!”是欣赏并陶醉于艺术盛会的观众在剧场内外一致的感受。
“十艺节”得到了全国艺术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参与,文华奖参评剧目代表了近年来我国各个门类舞台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传统、新编、现代题材“三并举”,呈现创新、融合、多元新态势。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把近年来我国艺术工作者认真传承、精心创作、着力创新,紧贴时代和人民需求,努力回归艺术本体的民族舞台艺术“大美”呈现给观众。
经典的“中国美”
一张大幕,时而水天一色,时而金戈铁马,时而群星闪烁,时而又洛水浩淼……10月14日,《水月洛神》在烟台大剧院上演。该剧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替,深入挖掘中国古典舞风格、体态、韵律中的流动之美,呈现出空灵和纯净之感。整场演出,观众在梦境与现实、古代与现代之间不断穿越,伴随着优美的中国古典舞体态、流动的韵律,如梦似幻。
这样的“中国美”,不只体现在历史题材剧目中。在本届中国艺术节开幕至今上演的剧目中,从新编历史古装剧目《柳永》、《水月洛神》、《飞虎将军》、《香莲案》,到改编名著或表现近现代历史、人物题材的《雷雨》(黄梅戏)、《生如夏花》、《红河谷》、《谭嗣同》、《红军花》,再到现实题材的《百姓书记》等,无不从故事、人物塑造和艺术挖掘呈现上贯穿中国精神,体现中国人独有的审美意味。
纯正的文化美
“通灵入世,历经人间悲欢;人世幻灭,促使顽石归真……”北方昆曲剧院昆曲《红楼梦》在济南省会大剧院的上演受到泉城观众追捧。据介绍,北昆此次制作《红楼梦》对曲牌的选用一丝不苟,其填词字韵与曲牌腔韵能恰到好处地结合,一段300年前的昆曲《续琵琶》被挖掘整理出来搬上舞台,其中《胡笳十八拍》采用了难得一见的旧曲。昆曲《红楼梦》的价值立场选择显然不在于刻意以“豪华”来博取眼球、以“青春”来迎合当下观众,而在于呈现了纯正的中国文化。
此外,10月12日,取材于历史悲剧人物“十三太保”李存孝的传奇经历,由浙江京昆艺术中心(浙江京剧团)带来的京剧《飞虎将军》则体现出传统京剧少有的“现代悲剧美”色彩,这是主创者试图引领和适应现代观众审美的新尝试。主创人员表示,《飞虎将军》开创了浙京武戏的新风格——前半场“玩”体力,累身;后半场武戏文唱,累心。过去的戏曲观众习惯于喜剧结局,但从现代审美来看,悲剧的感染力更强。
细腻的艺术美
地方戏的鲜活表现成为“十艺节”淄博分会场的一大亮点。淄博五音戏剧院带来的五音戏《云翠仙》地方特色浓郁,演员吕凤琴把狐仙“云翠仙”的“媚”和“甜”演活了。清脆的唱腔和灵动的舞姿一下子把观众带入蒲松龄笔下细腻却充满灵动的神话世界。
10月12日晚,由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演出的大型歌舞诗《魅力西藏》在青岛市广电影视剧场精彩上演。“当初排演这台节目就是希望能将西藏各族人民的舞蹈、音乐等融合在一起,让观众从歌舞之中感受到藏地风情、藏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安贵民告诉记者,这部剧中歌声带来的听觉之美与舞蹈带来的视觉之美,以及贯穿全剧的对纯净优雅的雪域胜景和文化的描摹,使得这部剧同时具备了形式与内涵之美。
“十艺节”文华奖参评剧目演出呈现的我国舞台艺术之美才刚刚开始,“十艺节”呈现的国家艺术盛会、人民节日的精彩正渐入佳境。
(编辑 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