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宁津宾馆,一辆帕萨特警车前引,两辆大客车鱼贯而出。透过宽大的客车车窗,一百多张年轻的脸庞写满青春。这群还没毕业的大学生,没想到与企业的供需见面会受到警车开路、管吃管住的“优待”。局外人更不会想到,如果他们到企业就职,还会纳入宁津事业编制,每月领取企业、财政双份工资。五年后,如果不愿在企业就职,可安排进机关事业单位(5月23日《山东商报》)。
经济欠发达,企业留不住人,政府出台优惠政策,筑巢引凤,这本该是人才、企业、地方发展等多赢之举,然而,宁津的“双薪双管双用”却不招待见,遭来广泛争议和质疑,何以如此?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同样的道理,政府爱“才”,也必须通过合乎政策、法规的方式和渠道来进行。
要想获得事业编制,除极个别特殊岗位外,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公开招考程序,这是当下组织人事制度的明确规定,可宁津企业招大学生,政府送事业编制,绕开了规定的考试和公示等程序,违反了人事纪律。扶助企业、招揽人才初衷可以理解,但如果因此而“犯规”,背离公开、公平、公正的要义,显然不可取。
“双薪制”让人觉得宁津不是欠发达,而是太有“财”了,不然怎么会出手如此大方。采取特殊激励政策引进特殊人才无可厚非,但企业最匮缺的“本科大学生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工人”,谈不上尖端、特种技术,更不用说经验丰富、特别贡献,凭什么享受双份薪水?恐怕事业单位员工心理也会不平衡。
有人可能会说,薪水低了,难招来人才,“即使引进了人才,也留不住人”,这或许不无道理,政府也有责任给予企业扶持和帮助。但是,这应该主要是靠相关政策的倾斜、优惠,为其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而不是插手企业内部管理。政府直接帮企业员工发工资,难避越俎代庖、干涉企业经营自主权之嫌。如果这种做法可行,那么,将来企业出现产品销路、成本加大等方面的困难,政府是不是该全面接管过来?
用怀疑一切的眼光去打量宁津县的“双薪双管双用”当然不应该,但既然是探索,就更应该不惧质疑,这样才有利于广纳建议、意见,扬长避短,改进完善。可当地人事部门和用人企业却一致保持“低调”,拒绝对舆论作出回应,这就不能不加重人们的疑虑了。(范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