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艺术家委员痛批文艺浪费...
濮存昕、郭瓦·加毛吉、阿拉泰、唐栋、梁凤仪委员痛批文艺浪费——比拼“烧钱”不应成为文艺创作常态
李博 张亚萌
每当岁末年初到来之际,各大电视台便会步入一个疯狂的“烧钱季”。据统计,今年江苏、湖南、东方等卫视的跨年晚会花费都超过2000万元人民币,而豪华炫目的央视春晚所耗费的资金,至今仍秘而不宣。更令人瞠目的是,据报道,江西省某高校一个月内举办各类晚会的花费,竟然也超过了30万元人民币!晚会,已经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一种文化形式,更成为了很多巨额浪费的源头。对此,出席全国政协会议的文艺界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都表示,文艺领域的浪费问题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浪费不只包括开会住高级酒店、公款吃鲍参翅肚,文艺领域的浪费也十分巨大。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中国举办晚会的数量每年都是世界第一,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办台晚会。试想,一台晚会搭台、喷塑、灯光,得消耗多少材料?且不说成百上千万的费用,光是产生的垃圾就不知道往哪里堆放。”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对记者道出了自己心中的忧虑,“不可否认,中国晚会的水平是世界一流的,但为举办晚会所花费的人力和物力,却成为资源浪费的另一种形式。”
濮存昕的观点得到了藏族歌唱家郭瓦·加毛吉的赞同。“各种晚会上的浪费现象多不胜数:你请了鸟叔,我就请席琳·迪翁;你请F4,我就请莎拉·布莱曼。我甚至看过一台晚会,连地面上都铺满了LED灯!”在郭瓦·加毛吉看来,各大电视台相互攀比办晚会,为的就是博得观众的眼球。“结果呢,舞台效果越来越华丽,内容却越来越空洞,老百姓看过之后根本就没什么收获。”郭瓦·加毛吉表示,“花这么大价钱请来一个大明星,为的就是唱一首歌。电视台是公立单位,你有这个钱,为什么不捐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改善他们的午饭?或者捐给城市低保群众,也比举办这样的晚会有意义。电视晚会相互攀比、极尽浪费之能事的风气如果刹不住,最终受害的只会是广大纳税人。”
蒙古族歌唱家阿拉泰也对电视晚会的铺张浪费深有感触:“为什么各大电视台都在晚会的明星阵容、舞台效果上花那么多钱?收视率至上是最根本原因。如果‘唯收视率’的潮流持续下去,那么我们的电视荧屏就会被各种华而不实的节目所充斥,这样一来,又何谈建设健康的电视文化生态环境?”
著名作家唐栋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电视晚会浪费成风的问题。“一个文化大国的重要标志,首先是富有文化与思想内涵的文学和戏剧的繁荣,而绝不是到处莺歌燕舞的大型文艺晚会的繁荣。”唐栋认为,近年来大型晚会的过度泛滥,是精神浮躁与物质浪费的一种直观表现。“一场上千万元的晚会投入,其资金可以扶持100部到200部文学作品或者5部到10部戏剧创演。”唐栋表示,“晚会演出一场就完了,而文学和戏剧却可以发挥长期的社会效益。”
除了电视晚会,濮存昕对于其他领域的浪费现象也十分关注。“近一段时期各地兴起了建设豪华剧院的风气,我们的官员在文化建设方面缺少论证,缺乏节约、简朴的思维,这无疑会对纳税人的利益带来损害。”在濮存昕看来,剧院只需要现代化和专业化,而不需要豪华。“我们总是说要建设一个‘百年大计’的剧院,‘百年大计’的意思并不是在豪华方面一百年不落后,而是要在专业性方面一百年不落后。”濮存昕说,“我建议地方政府在建设剧院时,要尽可能在一些细节上做到节约,比如有些地面不铺实木地板而改铺塑胶地板,这样哪块地板坏了还可以拆下来重铺,这就避免了无谓的浪费。”
梁凤仪认为,节俭之风要大力提倡,应该内外有别,掌握一个度。她说,“当我们自己关门的时候可以省,但当我们面对国际,有外人的时候不应该只讲节俭,忘记礼仪;省下的钱用来干什么,这钱是否用在有用的地方,要公开,把钱花在该花的地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不需要无产,赚的钱乱花会破产,不花会变成遗产,用得其所是资产,希望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的资产。”
在濮存昕看来,从更深层次来说,优秀的文艺作品不能被更多的观众欣赏到,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北京人艺话剧演出的票价最贵也不会超过1000元,其实也有人建议我们提高票价,但我们却一直坚持走中低价格的路线,原因何在?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能欣赏得起优秀的话剧作品。”濮存昕表示,“北京人艺每年都会得到来自政府的财政补贴,这些补贴是从哪儿来的?还不是从老百姓那里来的。所以北京人艺不是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而是一座具有公益性质的剧院,它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以优秀的艺术作品回馈社会。”
(编辑:鲁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