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青云
木南,作为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馆长,以其独特的书法创作与艺术理念脱颖而出。他的书法,尤其是榜书作品,不仅展现出稳健的书写技法,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哲学思考,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我们探讨书法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价值与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
书法与自然:审美之源与超越之境
书法艺术从诞生之初便与自然紧密相连。中国古代书论中,诸多大家都强调自然对书法创作的启迪作用。蔡邕在《九势》中曰:“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木南的书法创作深刻地践行了这一书论理念。
木南在日常的艺术探索中,对自然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深刻的体悟。他从山川河流的磅礴气势、树木花草的生长姿态、飞鸟走兽的灵动形态中汲取灵感。在书写时,木南将这些自然的元素和韵律融入笔画之中。比如,木南书法的起笔笔画如苍松扎根,稳健而有力,透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他的行笔过程则似潺潺流水,流畅而富有变化,既有平和舒缓的段落,又有跌宕起伏的节奏;收笔时又仿佛飞鸟归巢,干净利落却又余韵悠长。
这种对自然借鉴的真趣书道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内在精神提取与升华的自然道法。木南的书法高于自然之处在于,他通过笔墨将自然的美感转化为一种抽象的艺术表达,赋予了自然元素以文化和情感的内涵。他的榜书作品,在宣纸上构建出一个独特艺术大厦,这个艺术大厦既有着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又超越了自然的物质形态,成为一种承载人类审美理想和精神追求境界的真趣书道。
木南榜书的视觉呈现与技法精义
榜书,又称“署书”“擘窠书”,是书法中的大字书法,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书写难度对书法家提出极高要求的审美旨意。木南的榜书作品,以其雄浑大气的视觉冲击力和精湛细腻的书写技法,在当代书坛独树一帜。
从视觉形成的角度看,木南的榜书作品具有强烈的形式美感。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关系、笔画的疏密对比以及整体的布局平衡。以“光明正大”为例,四个字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端庄稳重的态势,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以坚实可靠的视觉感受。每个字的大小、间距控制得恰到好处,既不显得拥挤,也不会让人感觉松散。笔画的粗细变化富有节奏感,“光”字的撇捺舒展,如同大鹏展翅,与“明”字相对紧凑的结构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疏密对比使画面充满动态感和韵律美的大美不胜收!
在书写技法方面,木南对榜书的精义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榜书的书写需要运用全身的力量,通过手臂、手腕的协调运动将力量传递到笔尖。木南在书写时往往以一种沉稳而有力的节奏挥毫泼墨。他的用笔刚健有力,笔画厚实饱满,线条富有质感。在转折处,运用提按、顿挫等技法,使笔画的转折自然流畅,既展现出力量感,又不失灵动性的书道大美。例如,在“正”字的横画与竖画的交接处,他巧妙地运用提按,使笔画的转折处呈现出一种方中带圆的形态,既增强了字的稳定性,又增添了几分柔和之美。
木南对墨法的运用游刃有余,深知墨色变化对于榜书作品的重要性,通过控制墨的浓淡、干湿,营造出丰富层次感和艺术效果的不二选择。在“龙门”这幅作品中,他运用浓墨书写“龙”字,使整个字显得庄重而神秘,仿佛一条潜伏在云雾中的巨龙,蓄势待发;而“门”字墨韵书写,给人一种空灵、悠远的感觉,仿佛是通往神秘世界大门的“门"之力,神之韵。这种墨色与禅意的对比,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也为作品增添诗意和韵味,给一种视角震撼宏大气势的高标审美旨意!
榜书“光明正大”“龙门”中的真趣之境与文化内涵
木南的榜书作品“正大光明”“龙门”,不仅仅是书法技艺的展示,更是他对生活、对人生、对文化的深刻感悟和表达,蕴含着独特的真趣之境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正大光明”这四个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直的人生态度。木南在书写这幅作品时,通过笔墨将这种精神内涵生动地展现出来。笔画刚正不阿,每一笔都透着一股正气,仿佛在向人们传递着一种正能量本身含有的正大气象。观看这幅作品,我们仿佛能看到一个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君子士大夫形象,他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为世俗的诱惑所动摇。这种从书法作品中传达出来的精神力量,正是木南所追求真趣之境体现奉献无私的文化情怀。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更是一种心灵上触动和启迪的公而忘私,让观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反思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龙门”这个题材,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寓意,一种与万物齐一,与万类同生主体自身的物化寓意。它象征着机遇、挑战和成功的跨越。传说中,鲤鱼跃龙门,一旦跳过,便化身为龙,实现了生命的蜕变和升华。木南的榜书“龙门”,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将这一文化内涵诠释得淋漓尽致。笔下的“龙”字,气势磅礴,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充满了力量和活力;“门”字则高大雄伟,给人一种庄重而神圣感觉的“门之道宗"。整个作品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天然淳朴鲤鱼跃龙门之大化,激励着观者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跨越人生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木南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憧憬跃龙门之大美大合,他用书法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这种充满真趣的艺术表达,使作品具有了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在当今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人们的精神需求也日益增长。书法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供养。木南的书法创作,尤其是他的榜书作品,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当代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他的作品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担当,还融入了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欣赏木南的书法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到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滋养和慰藉。
书法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供养,还具有教育和启迪的作用。木南的榜书作品所传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能够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重要的是,书法艺术还能够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木南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的关注。木南书法作品不仅在国内展览中频繁亮相,还多次成为贾平凹文学艺术馆传播中国大文化的重要窗口。通过书法艺术的交流,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文化的多元共生。
文徵明的儿子文彭问家翁,“您认为您的书法中有什么遗憾吗?″文徵明沉思了一会,说“我遗憾的是,书法没有写出与世无争。我的字虽有一定的声名,但终会归于寂静,因为少了与世无争,就没有空灵,就听不懂夕阳暮语下的钟声″。文彭沉默了,因着这一沉默,文彭已然获得了新生。相信木南以他的才情和努力,再去听听夕阳暮语下的钟声,去体会与世无争的大自在,在书道的宏大无极中见众生、见自己。
杨青云,笔名三道快枪,梅雪,汝愚。常驻北京。著有《范曾论》《范曾新传》《<范曾新传>导读》《孔祥敬诗论》《周恩来诗剧》《范研范学的修学重构简论》《范学有道本体论》《范曾研究学何以成学?》《范曾诗魂书骨美学思想窥探》《忧乐精神的范学本体论》《贾平凹美术论》《太阳之子娄德平》《北京虎王马新华新论》《忽培元浅论》《王阔海新汉画初探》《樱花结》长篇小说等。现为范曾研究会会长,北京周恩来纪念馆筹委会秘书长。(2024年于范曾老家旧居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