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世霞
“海源阁”,中国史上最著名私家藏书楼之一。走进重新修复于原址(东昌古城南关街万寿观路北)的海源阁建筑,怀揣虔诚,宁心静步,坐北朝南的单檐硬山脊两层楼阁,当年将22万卷书籍珍品海纳腹中,让每一寸土木都浸氤出书香的气息,每一条砖缝都影印成字里行间的纹络。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余秋雨写:“没有书籍,历史就失去了前后贯通的缆索”。那么,杨氏家族四代人潜心搜集、苦心经营,把延续中华文明的意愿寄托于“海源阁”,他们爱书嗜书的不懈与执著,正是为人类进步垒砌着台阶,为历史贯穿织就了绳索。
海源阁载负的文化内涵,与它脚下流淌的大运河,身后伫立的光嶽楼,一起书写了聊城历史的厚重与兴盛,中华文明的跌宕与坚韧。
一
海源阁创始人杨以增,字益之,号至堂,一号东樵。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的聊城诗书世家。
当时的中国,乾隆帝正为自己统治的“康乾盛世”意得志满,先后沿京杭运河六下江南,途经聊城重镇时,龙颜感触于东昌府的文蕴风土,频留墨宝,给这座运河商埠更添文化辉晕。在同一时间纵轴里,地球的另一端,华盛顿已领导美国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西方的欧洲也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殖民扩张和产业革命。
根植于农耕文明的厚土,杨以增生长在封建社会兴盛期,入仕和传承是社会公推的成功标签。他不可能像英国瓦特那样埋头研究蒸汽机,诗书传家的熏陶,进取求仕的教化,让他的履历集士大夫与优秀文人特质于一身,展现出一位民间藏书家的魄力和魅力。
杨氏藏书始于杨以增的父亲杨兆煜。杨父生于乾隆三十三年,30岁中举人,曾任山东即墨县教谕。清代教谕是一种官职,主要负责管理宗教事务和宗教机构。杨兆煜喜好藏书,平生收藏了很多书籍,他为自己取斋名“袖海庐”, 想来是欲将他的庐舍纳进泱泱四海之藏。杨兆煜使用的印章有“古东郡后遗堂杨氏藏”“东郡杨氏厚遗堂珍藏”。“厚遗堂”亦为杨兆煜斋名。顾名思义,杨老先生期待杨氏后人承继厚德,传续他的收藏事业。
杨以增不负父望,尽心尽力继续着杨父未竟的事业。少年时的杨以增勤奋好学,博览群书,17岁入庠学,32岁(1819年)中举人,35岁会进士。后进入官场,历任贵州荔波、贵筑知县,兴义、贵阳知府,广西左江、湖北安襄荆郧道员。51岁时为父守丧,居家期间,在自家宅院的三进院北上房东侧跨院内建造了“海源阁”藏书楼。面阔三间,上下两层。下为杨氏家祠,供奉杨氏先人牌位;上为宋元珍本及手抄本等秘籍收藏处。中间门额悬挂“海源额” 匾额,由杨以增亲书并题写跋语,曰:
先大夫议立家庙未果,今于寝东先建此阁,以承祀事,并籍藏书。取《学记》“先河后海”语,颜曰“海源”,盖寓追远之思。亦仿鄞范氏之以“天一”名“阁”云。时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亥月中浣,以增敬书并识。
跋语下钤印“杨以增”和“至堂”两方印章。檐廊门前立柱木刻楹联一副:
食荐四时新俎豆
书藏万卷小琅嬛
“鄞范氏”,指浙江鄞州“天一阁”藏书楼主人范钦,“琅嬛”是神话传说的天帝藏书处。跋文和楹联,道出了杨以增建造“海源阁”的初衷,追思先辈,效仿范钦。
二
杨以增一生嗜好藏书。一般人的嗜好多是无理由的酷爱,杨以增的嗜好,饱含着主观意愿上的从父情结,更蕴藉着血脉里对历史文华绵延传承的钟情。
杨以增初期搜藏书籍处于随性而为阶段,正式收购书籍始于任湖北襄郧道员时,多年仕途官场为他的收藏事业提供了便利。守丧服阕后,杨以增调任河南开归陈许道员,后转任两淮盐运使、甘肃按察使,58岁任陕西布政使,59岁升任陕西巡抚并代理陕甘总督,60岁任江南河道总督。
官职的改任变迁,让杨以增在大清朝版图的地域上,纵横游走,所到之处,广交文士,对每一地方的文章典籍、风土历史,必是谈书搜书,一手处理公务,一手收购书籍。至于哪为主哪为辅,用今天的视角打量,显然他的副业为后世贡献更为卓著。然而,坐在当时的衙堂之上,他对主业同样尽职尽责,谨慎勤勉。他与民族英雄林则徐友志趣相投,友情甚笃。二人“同宦楚、豫、秦、陇,投分最密。”当林则徐因病引归时,曾亲自奏疏荐举杨以增代理陕西巡抚,称此人:“诚正清勤,明敏练达,实臣所不能及”。杨以增70岁时卒于江苏靖江浦任所,朝庭给予他谥号“端勤”,可见杨以增的政绩同样成就斐然。
历史总会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杨以增循着官职的轨迹,累积着藏书的目录,兼收并蓄,大量珍本秘籍陆续纳入囊中。任陕甘总督时以购置精刻本、善本为主。任河道总督期间,南方兴起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江浙一带藏书家广受冲击,多不能自守,藏品散出颇多。惜书如命的杨以增,此时施展出一位杰出藏书家特有的魄力,不惜散尽家财,倾囊购书,藉此购得大量书籍。尤其江南大藏书家汪士钟“艺芸书舍”的藏书散出时,杨以增近水楼台,得之最多。汪士钟的的藏书来自“富甲天下”的黄丕烈“百宋一廛(chan)”之旧藏,兼有明清著名藏书家毛晋、钱曾等收藏精华。此外,杨以增多方收罗,复得鲍氏“知不足斋”、秦氏“石研斋”、惠氏“红豆山庄”、方氏“碧琳琅馆”以及江都汪容甫、海宁陈仲鱼、阳湖孙渊如等海内名家所藏。资料记载,杨以增“实际上搜括了南方藏书家之精英”,“辗转于吴越间几百年之文献,几为杨氏一网打尽矣。”身为河道总督,凭借大运河漕运之便,杨以增运筹帷幄,历尽周折,将一包包、一箱箱书籍装进粮船,撑杆摇橹,俱皆运至东昌府,归藏于海源阁。在南方动荡局势下,杨以增的举措,使大批流散的精神食粮免遭涂炭,之后,他还搜集到了大兴朱竹君的藏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私家藏书的原有格局。
明清时期私家藏书素以江浙为中心。明末清初著名的私家藏书有祁氏“澹生堂”(绍兴祁承㸁、祁彪佳父子)、赵氏“脉望馆”(常熟赵琦美)、黄氏“千顷堂”(南京黄居中)、李氏“得月楼”(江阴李如一);乾隆嘉庆时期,名噪一时的有黄、周、袁、顾四大藏书家等,这些都集中于浙江、江苏一代。藏书家们的藏品旋得旋失,辗转流播,终不出江浙境外。有“吴人散书,吴人得之,于东南收藏形势,未为大变”之舆论。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海源阁藏书以其之多之精蔚为“海内之甲观”,与江苏常熟翟绍基的“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申丁丙的“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心源的“皕宋楼”合称中国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其中又以翟杨两家所藏的宋元刻本及名人手抄本最多,故有‘南翟北杨’美誉。近代著名学者傅增湘如是说:“陆氏之皕宋楼、丁氏之八千卷楼乃新造之帮,殊未足相提并论也。”唯“南翟北杨,以其收罗宏富,古书授首源流,咸有端绪,并称雄与海内。”海源阁集“四部之菁英”,举“旷世之鸿宝”,堪称“琅嬛之府,群玉之山”。
三
杨以增的收藏已是举世瞩目,杨氏子孙,亦继续光大着祖辈的事业。
杨以增的儿子杨绍和,字彦合,号勰卿。同治四年(1865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侍读等职,居官北京时,又得清室弘晓“乐善堂”藏书,让海源阁书藏再度丰富。
杨以增的孙子杨保彝,字师龄,号凤阿,同治九年举人,历任北京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山东通志局会纂、山东优级师范教务长等职。家道的浸韵,藏书已成为杨氏遗风,杨保彝尽己之力,使海源阁藏品进一步增加。
同治十年,杨绍和编著并刊行《楹书隅录》10卷,内载海源阁珍本268种。后杨保彝编著《海源阁宋元秘本书目》四卷,载书464种,计11328卷,还编有《海源阁书目》六卷,分为经、史、子、集四部,载书3236种,计208300余卷。另有未载于书目者尚多。
杨氏四代人的不懈接力,成就了海源阁民间藏书的瑰丽和极致,后人深知前辈的付出,尊循祖训,悉心谨慎呵护海源阁藏品。杨以增曾孙杨承训有《曝书》一文,可见一斑:“我家遵守旧规,每二年或三年必晒书一次……由清明起,至立夏止。据先世遗言云:‘夏日阳光强烈,书曝晒后,纸易碎裂,不耐久藏,且时多暴雨,有卒不及收拾之虞;秋季多阴雨,潮湿气盛,故易袭入书内。清明节后,气候干燥,阳光暖和,曝书最为适宜,立夏后渐潮湿,即不宜晒书矣。’晒书时,将每册书按次序散列案上,在阳光下晒一至二小时移回室内,再按原来次序排列原架格上,并用白丝绵纸将樟脑面包成许多小包,分别用一二小包随书装在函内,但不得放入书内,至更换书皮时,书线亦于此期为之。海源阁藏书,尽属珍本,外有木匣,内有锦函,并在清明后每日将全部门窗悉行放开,以使日暖风和之气徐徐进入,只将架格上浮尘掸净,但不启函出书,由上午10点至下午4时止,大致有5天至7天,过此时期,即将全部门窗重新关闭,严密封锁,同时封条,以照慎重。”
藏书家保护藏品的不二法门就是秘不视人,海源阁的规矩与天一阁如出一辙,外人、戚族一律不得接近。《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写老残来东昌看书未成,悻悻然在旅店墙上题写七绝一首:
沧苇遵王士礼居,艺芸精舍四家书。
一齐归入东昌府,深锁琅嬛饱蠹鱼。
由此亦可见,不仅汪士钟、黄丕烈、钱曾,包括泰兴季振直在内的清初江南四大藏书家,败落后的书籍,大都进入了海源阁。且比深藏闺阁的女子更加封闭。
四
海源阁的数十万卷藏书,既不允许变现,又不予开放,还要花费人力财力去维护、看管,对于后人来讲,的确是一项只付出而无回报的责任。民间有句俗话:盛世文物,乱世黄金。当时局进入动荡,就像地震的冲击波,野蛮无情地晃动着海源阁的根基。
正如天一阁后期的命运一样,自民国起,兵乱匪患四起,海源阁开始了它磨难重重的历险。
1928年,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爆发,中原大地军阀土匪硝烟纷争。迫于时局压力,杨承训携带海源阁主要宋元珍本移藏于天津租界住所,1931年他将其中一部分以八万元价码抵押在天津盐业银行,引起当时国内藏书家和图书馆界广为注目。1929年和1930年,土匪王金发两次占领聊城,木门铁锁再也挡不住匪患的脚步,他们对画符般的古书索然无趣,几近糟蹋,因海源阁内另有珍藏的书画、碑帖、砚石、印章、金石、青铜器、瓷器等文物,土匪见到金石书画如猎兽嗜血,大肆掳掠,损失惨重。无奈的杨承训后来将所存明清版本移于济南纬一路东兴里杨氏新居,又被杨承训岳父劳之常运至北平。至到后来,山东省图书馆购入杨氏残存的明清版本1.7万卷,运回济南收藏。而抵押在天津盐业银行的宋元珍本,杨承训早已无力赎回,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宋子文得知此事,以20亿法币赎出来,归入国立北平图书馆收藏。战乱局势下的辗转流离,藏书散落在社会、个人和其他图书馆中的,不计其数。
海源阁二楼上书架狼藉,大批珍本秘籍走上它颠沛流离的歧途,海源阁建筑本身,在风雨潇潇中,惨遭蹂躏。
1930年,韩复榘部队的兵营,驻扎进了杨府,杨宅自此开启了它“城头频换大王旗”的生涯,宿主轮换。直到“七·七”事变期间,这里始终是一个步兵旅部的驻所。1938年春天,山东省政府流亡聊城,沈洪烈在杨宅设“主席行辕”。同年冬季,11月15日聊城沦陷,日本人将日伪司令部直接设在了杨宅。难以想象,杨氏先人如果在天有灵,知道异族倭寇在自已家中野蛮横行,该是如何的愤慨!泣血!1945年8月抗战胜利,伪顽合流的土匪部队,赵振华旅和郭培德团司令部,也相继安扎在杨宅。炮火下残喘的海源阁,至此已残破殆尽。
历尽劫难的海源阁,像一位经历过风霜的老人,满目沧桑地注目着这个世界,终于,他等到了新中国的解放。1947年1月,八路军进驻聊城,毛主席从延安急发电报:保护海源阁及城中文物。八路军某部政治机关发布三道命令,第二条即是:“保护中国四大书库之一的海源阁图书馆”。 25年后,毛主席送给田中角荣的国礼,即是海源阁藏书《楚辞集注》的影印本。酷爱读书的伟人,有着对藏书事业的深懂。建国后,海源阁做为历史文化的见证,得以复建。
寻迹海源阁的风雨历程,由衷生发出对创始人杨以增为轴心的杨氏先人的景仰,这座被风霜掠过的文物建筑,曾经那样傲视群雄,也一度卑微地遍体鳞伤,它收藏的瑰宝、坚韧的历程,贯穿起中华文化的历史脉络,让来者仰首瞻望。
参照书目:
1.1995年11月“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聊城》
中共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政府办公室 编
2.1999年3月“齐鲁书社”出版发行《聊城市志》山东省聊城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编
3.《运河文化·东昌府专辑》。聊城运河文化促进会主办。
程世霞
作者艺术简介
程世霞,笔名:容成。山东聊城人。生长于古运河畔,喜欢用文字诉说过往。山东省作协会员、聊城市作协会员,广西北海市作协会员。聊城东昌府区作协理事。作品刊载省市级纸媒十余万字及多家公众平台,曾获“2020金秋泰山采风笔会暨第十届中国作家新创作论坛”一等奖,“大美水城,文明聊城”主题征文二等奖。
(编辑 马晓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