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心仪弟子书画艺术家张雷
巴·钢普力布
11月25日14点21分,午休刚醒,忽闻手机响动,翻看,原来是武术家、新古诗人、作家八弟子田文朝先生的《沉痛悼念书画大师张雷》的哀文。是啊,他们是同门师兄弟,难怪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悲伤不断,怀念之意绵绵难绝。哦,可也是:雷雷,为师该先你去,为何急急匆匆抢我头塚?长生天呐,你才刚刚五十三岁,正是享受人生最美的季节呀!仿佛间,似乎风幡漂移。恋谊不在咽下,真情岂容徘徊,从前的一幕幕遂浮眼前。
张雷行大礼拜师是在2010年秋天的一个晚上。那天月光如银,晚风潺潺,望着你的一脸诚恳,憨厚让我不忍多眼,规矩的像个未满月的孩子,虔诚的如同忠僧侍佛。拜师礼毕你开口说话:“师父,我好像我爹又回到我的身边”。那时节,动容的我心甘动情,觉着从此他的书画自会在哲学的调教下层楼更上。那一夜,你用60分钟的时间双膝跪地聆听了为师第一次予尔之开示:
张雷听好:生活总让热爱善良的人来承担一些糟糕的感受和难堪的结果。为什么呢?因为善良——因为不争不辩,因为忍气吞声,因为默不作声,因为天大的冤枉帽子扣在头上也不去申诉,只为保全对方面子、形象、荣誉。因此,大家以为对方所言都是真的。所以,坏人经常有些小得意,而好人经常感觉有点小累。所幸,太阳又下山了,夜里,有许许多多的灯打开,无私地以灿烂剿灭黑暗,你看,这个世界其实并不坏。一生中不要给任何人糟糕的感受和难堪的结果,汝能践否?
“师父我能!”
张雷听好:好人永远理解不了坏人有多坏;坏人永远理解不了好人有多好。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双方彼此都觉得不可能。你要努力理解这个世界,做一个通透智慧的人,汝能行否?
“师父我能!”
张雷听好:“人世间的许多矛盾,不是好人与坏人之间的冲突,而是好人与好人之间的误会。一生不要误会任何人任何事,汝能履否?”
“师父我能!”
张雷听好:“解除对世界的所有误会,当下对人类的一切抱怨,汝能履否?”
“师父我能!”
张雷听好:“人生有三个大忌讳:一毫无根据的猜忌;二没有来由的误会;三不负责任的翻脸。汝能悖否?”
“师父我能!”
……
接下来的岁月里,你一一承兑:你允诺了,你兑现了,你没有辜负为师,没有辜负自己,没有辜负社会。如果说脚印是生命的着力点,那么,就拜托时间将它连缀成一条蜿蜒的曲线,然后刻记在你生命的每一寸历程中和每一分价值里。伫足回望你途经的路,走平坦的路脚窝最浅;走泥泞的路脚窝最深;踩在石阶上的脚印最久;留在荆棘丛中的脚印最美。张雷走了,留下一串串美丽的脚印——他独创的书法宇宙体,风靡了半个中国;他的油画让人无法想象到的逼真;他的雕塑立体的让直矗的人赞叹不已。而为邓丽君书写的墓志铭墨迹尚未彻干,你便离却凡尘远走他乡:雷雷,你教为师如何不悲情万千!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精神得不到解放又无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安顿好人那颗无限的心。所以我经常和弟子们讲:一个人如果走不出执念,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自己的囚徒。而张雷也有一颗无限心,那就是他对艺术矻矻不辍的追求;张雷也有放不下执念,那就是他对艺术的孜孜临摹。我曾经给出过一个关于艺术的定义,什么是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强赋坚执将自己的灵魂撕破给世界看的真实。张雷就是这样一位将灵魂撕破给世界看的艺术家。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永远不是自己的囚徒,他的处处光明的人品连同上品的艺术,将永远载入共和国文化与文明的史册,将永远流传于人们的情怀阡陌,将永远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热爱艺术的人茂盛长进,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艺术人为之拼奋的斗志。
我曾预言:如果说二十世纪是以科学为文化主导的世纪。那么,二十一世纪则一定是以哲学为文化主导的世纪。哲学是什么?哲学是心灵修养,是思考问题的方法,是看破世界的神探。哲学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心灵境界。哲学的最终目标是将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也就是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统一起来。因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不是宗教精神,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没有宗教管理人心的民族,中华民族是一个放弃了宗教精神的民族——哲学人是人的本体人。张雷一个不折不扣的哲学人,其随老朽十三载的哲学修养,他明白人类精神活动的最高领域不是自然科学,而是艺术、宗教、哲学。所以,人类欲望重返智商高地,重返情商高地,重返灵商高地,就必需付出极大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明辨哲学就是隐藏在宗教和艺术之中的无限心的自觉表达这样一个重大的人生命题。只有这样,才可以不负张雷为艺术献身的贞操。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天下。一个再聪明的历史,不能用战术上的勤奋抵消战略上的懒惰。俗言: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施则必成。张雷,你是行则已然的胜者;你是施则必成的悍者!
没有起伏的平和,尽牵恒常的温润,牢秉过人的谦逊,所有这些你都匹配了中华民族最为优秀主流的人文个性,你为和睦身边和谐世道唱响了洪范的凯歌,你决然为全体活着的人留下了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你的优秀艺术将与日月同辉,你的不可多得的善良将与山河同在!
江水长路遥远:徒儿一路走好!
2022年11月26日辰时中
于太平西岸玛嘎德书屋
(编辑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