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艺术家网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吉林 辽宁 江苏 山东 安徽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江西 陕西 山西 黑龙江
四川 青海 海南 广东 贵州 浙江 福建 台湾 甘肃 云南 宁夏 新疆 西藏 广西 香港 澳门 内蒙古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苑百家 >> 综合 >> 内容

生猛霸气与灵秀雅气为一体

  核心提示: ——浅析清初《宣文之宝》玉印 王少明/文图 《宣文之宝》玉印。 本人收藏古陶瓷、古玉器五十余年。2006年春,我喜得一枚龙钮...



                                                  ——浅析清初《宣文之宝》玉印


 

王少明/文图


生猛霸气与灵秀雅气为一体

《宣文之宝》玉印。

      本人收藏古陶瓷、古玉器五十余年。2006年春,我喜得一枚龙钮玉印:印高83mm,印面直径50mm,为圆柱形,铁线篆阳文《宣文之宝》四字,玉质是和田白玉。得此印我如获至宝,遂将自己的斋堂号《松竹轩》改为《宣文之宝堂》,并成为本堂的镇堂之宝。

      现予展示,与同好共享。谬误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生猛霸气与灵秀雅气为一体

龙角似树杈,龙发飘向脑后。


      生猛霸气的龙钮

      此印龙钮为圆雕,龙回首站立状,扭动身躯,强劲有力,动感十足。其龙角似树杈,龙发飘向脑后,龙须下垂飘逸,张嘴露齿,上下额各有一对锋利的獠牙,龙眼圆睁凸出,尽显凶猛霸气,龙眉上捲似蝌蚪状,给我们一种苍桑感觉,称为苍龙,十分恰当。龙身粗短扭曲,动感强劲,龙尾分叉而上扬,虎虎有生气!四腿较短,紧抓在地的五爪,支承龙体,力度十足。龙钮总体造型给我们一种生猛苍劲,霸气十足的感觉。

生猛霸气与灵秀雅气为一体

龙为五爪。


      灵秀雅气的印文
      印文《宣文之宝》为阳文,铁线篆,部局合理,结构严谨,印文转折灵活有度,给人一种俊逸雅致之美,让我们赏心悦目。

生猛霸气与灵秀雅气为一体

龙尾分叉上扬。

      琢制工艺
      玉印总体刀工豪放大气,线条流畅。细处刀法精妙,特别是龙发、胡须、龙尾的线条,细如发丝,用遊丝毛雕工艺琢成,工艺精湛。印面、印底琢制极平,凸起的阳文及边框,直上直下,没有坡度,能成90度角。字体结构严谨又不失灵动秀雅,可谓琢工精绝。更让我们叫绝的是印的圆柱体的圆度,用手握圆柱部位,转动印柱,感觉不到一点波动,这需要什么样的精度,才能达到的效果?我们可想而知,能和现代精密车床的产品相比美!
      所以说,此印琢工绝非一般玉工所能达到的水平。

生猛霸气与灵秀雅气为一体

眉毛似蝌蚪状。

      印体表面的光泽
      印体表面的光泽,给人一种又硬又亮的感觉,即没有明代时期玻璃光泽那么亮,也不是乾隆时期的腊样光泽,独具特色。是明代抛光工艺的继承和延续,只是明代的遗韵而已。
生猛霸气与灵秀雅气为一体
      本堂验证沁色真伪
      印文底面呈黑红色,为了验证是否是人工染色,本人用开水大火煮了30分钟,色泽如初,趁热用毛刷沾洗衣粉,猛刷印底,也没有掉色,这就可以断定,印底的黑红色,不是人工所为做上去的,如果是人工染色,开水一煮,就会掉色,立刻就会原形毕露。分析认为,这是三百年前的印泥,经过漫长岁月,所形成的黑红色沁,深入玉里,所以开水煮,刷子刷也不会掉色。
生猛霸气与灵秀雅气为一体
      本堂分析总结
一、看玉质,和田白玉,老旧自然,没有人为做旧痕迹。
二、看琢工,总体豪放大气,细处精妙,特别是印文、印底、印的圆度,更是精工细琢,尽显功力精绝,无与伦比。
三、看抛光,印体光泽硬亮,但没有明代时期那么亮,只有明代时期遗韵,独具特色,和乾隆时期的腊样光泽泾渭分明。
四、看龙的造型,是典型康熙时期的苍龙特征。
五、看印文,结构严谨又不失之灵动秀雅。
六、看沁色,黑中透红,是三百多年的印泥沁入玉里的杰作。
生猛霸气与灵秀雅气为一体
      本堂观点

      综合以上六点,此印各方面都符合康熙时期的特佂,应该是康熙时期的作品。这么大尺寸玉印,在清早期,绝不是一般人所能定制和拥有,特别是五爪龙的造型,更不许平常人使用,只有皇家才能拥有。

生猛霸气与灵秀雅气为一体

      据说康熙帝有一方《宣文之宝》印玺,现在不知所踪。本人没有看到过康熙御用《宣文之宝》印文,没法对比,所以我不敢妄言此印就是彼印,希望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学者能进一步的鉴定、研究、验证。如果断定此印就是康熙御玺,本堂决定,将此印捐赠给故宫博物院,让玉玺回宫,让世人都能领略到玉玺的风彩。

生猛霸气与灵秀雅气为一体

      而今,我若能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也不枉我五十余年的收藏岁月。


                                                        (编辑 王俪)



 来源:人民艺术家网
  • 欢迎投稿 | 会员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主管:文旅部·中乡会扶贫委
  • 人民艺术家网 www.rmysjw.org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www.rmysj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419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