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怡 梦 自媒体时代,“作品”五花八门,趣味千奇百怪,美仿佛失去了标准,专家学者呼吁—— 让严肃艺术在文化生态中起到应有作用网络红人“手工耿”,曾在北京从事管道焊接,后回家创业,他“发明”的菜刀手机...
怡 梦
自媒体时代,“作品”五花八门,趣味千奇百怪,美仿佛失去了标准,专家学者呼吁——
让严肃艺术在文化生态中起到应有作用
网络红人“手工耿”,曾在北京从事管道焊接,后回家创业,他“发明”的菜刀手机壳、雷神锤斜挎包、地震应急吃面神器、吃西瓜接汁器等,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视频播放量过亿;天津古瓷博物馆从里到外披满古瓷碎片,所用瓷器从汉代至清代皆备,覆盖所有官窑、民窑种类,经旅游直播博主“吐槽”,网友无不啧啧称奇……
自媒体时代,五花八门的“作品”在网络空间中你方唱罢我登场,受众更是“萝卜”“白菜”各取所需,既然大众的多元审美取向得到了满足,还需要美的标准吗?还需要提升审美吗?近日,专家学者在“艺海问道”文化论坛上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个时代大众的多元审美得到满足,其实是比较委婉的说法,这种大众趣味有低俗化、粗鄙化的审美趋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祝东力的视野中,历史上每一次媒介革命都会带来文化生态的转变和社会形态的转型,近20年来的互联网革命带来的变迁更剧烈。如果说印刷时代带来了文化的普及以及全民阅读,那么互联网时代特别是自媒体时代,就从全民阅读变成了全民写作和全民发布,打破了以往知识精英的垄断,文化生产得到了极大解放。祝东力认为,这毫无疑问是一种社会进步,但是由此带来了很大问题,就是大众趣味全面铺开,从上世纪90年代的都市生活报、畅销书到大众影视作品的流行,到自媒体时代抖音、快手这些短视频平台带来的低级趣味的泛滥,大众趣味对精英文化造成了一种围困。祝东力认为,怎样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大众顺畅接受和认可的严肃艺术,让这样的严肃艺术在文化生态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是文化生产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严肃艺术缺位,具体来说是一些文艺创作出了问题。”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鲁太光认为,在提升大众审美品位方面,精英文化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但目前的创作在思想上不够精深,一些作品几乎没有思想含量;艺术上不够精湛,比如纯文学这个类型,现在就越来越稀缺。
鲁太光举例说:“日本的动画大师宫崎骏把动画提升到艺术精品的高度来创作。宫崎骏的动画《起风了》,一个仅仅四秒的镜头,制作时间长达一年以上,《悬崖上的金鱼姬》画了17万张画稿,都是一张张手绘的;作家柳青说,别人都是写作品,他是在刻作品。不到3万字的作品他写了4个月,平均一天1000多字。是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保证了他们思想情感的艺术转化是成功的。”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端廷指出,媒介传播在推广高雅文化、严肃艺术中应负起责任,“西方现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都会面临大众懂还是不懂的问题,这就涉及大众审美和艺术鉴赏力的提升。”王端廷说,“回顾一下西方现代艺术史,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抽象派……很多艺术样式一开始不仅大众不接受,乃至艺术界自身都不接受,但是后来,它们都从小众艺术变成了大众艺术,或者说,都从高雅艺术变成了通俗艺术。”之所以如此,王端廷认为,是大众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开始这些高雅艺术的接受度必然是较低的,但是它的价值是巨大的。”王端廷认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完善的文化传播体系,总会给那些接受度不高但很有价值的文化一个传播的空间,因为大众总是有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要让大众有懂的机会和可能,如果连这样一个让大众提升审美品位的通道都没有了,大众可能永远都没办法接受和理解高雅艺术。
而在《艺术评论》杂志主编唐凌看来,当下最关键的问题其实不在于雅俗或者美丑,俗和丑中存在的问题不是审美上的,更多是价值观上的,很多人、很多作品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这才是值得反思的。“与其担忧大众的审美趣味低下,不如拿出真实的作品。我们常说的真善美,真永远都是放在第一位的,没有真就不会有善,也不会有美,所以我想无论是创作者还是评论者,拿出具备真的作品和研究成果,会有益于整个文化生态的改观。”
(编辑 初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