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文艺生产中的浪费现象也值得警惕...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讨论已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从很多媒体的报道来看,对“浪费”的聚焦更多集中于接待宴会、会议庆典等方面,那么文艺生产领域是不是也存在值得警惕的铺张浪费之风呢?答案是肯定的。
君不见,每逢年底,各大卫视在跨年晚会大战中比着“烧钱”已成常态,但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晚会,除了排场的确足够大,内容却没有特色,形式也毫无创新可言;现在不少地方热衷办节,形形色色的文化节庆活动遍地开花,且规模规格互相较劲、竞相攀比,这种讲排场、比阔气、要档次的办“节”风气,实在劳民伤财;再看一些影视“大片”,为了追求所谓的宏大气势,剧组在购置设备、建造基地或演播厅之前,并未充分计算后期的开发与回报问题,只是为了满足一时之需,结果是一期节目或一部影视剧拍摄完毕,一些高档设备就再无用武之地,影视基地由于不符合其他影视拍摄需求,也不符合人们的旅游需求,最终只能闲置;另外还有数据显示,目前内地每年播放电视剧需求量大约在7000集左右,可是每年拍摄出来的电视剧达17000集之多,许多剧目上马之仓促、质量之低劣都令人瞠目,其实在投拍之初就可以断定其难以找到播出平台,以致每年一半以上的电视剧只能放在仓库里发霉;还值得一提的是,各地近年推出了许多大型的舞台剧目,投资动不动就上千万元,但演了几场就刀枪入库。上述现象不仅是文艺生产领域铺张浪费的表现,其实更是当下艺术生产过程中艺术手段匮乏的具体反应。
一台文艺晚会如果一味追求“人海战术”和华丽的舞台效果,就会忽略节目本身的艺术价值;一部作品如果极尽奢华,其艺术品位就会大打折扣。文艺生产铺张浪费现象的不断凸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文艺作品质量大幅滑坡。我们时常看到,一些策划出来的大活动、大制作,往往见量而不见质,重心在外在的轰动效应上,而不是文化的内在资源上。这种忽视艺术本身的质的要求和发展目标,结果往往是导致泡沫艺术或虚假繁荣。因此,如何用最少的消耗资源的艺术生产手段,去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人类精神文化的创造性从物质资源的浪费中解脱出来,无疑应是今后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短时间内彻底消除文艺生产领域盲目追求奢华的现象并非易事,如何又快又好地刹住热衷包装、讲究排场之风,把更多的钱应用到真正的艺术创作中去,仍是当前乃至今后文艺生产亟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所幸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和观众加入到坚决反对文艺生产铺张浪费的行列,让文艺生产真正回归到艺术本体上来的目标相信并不遥远。
(编辑:鲁一鸣)
君不见,每逢年底,各大卫视在跨年晚会大战中比着“烧钱”已成常态,但我们见到的大多数晚会,除了排场的确足够大,内容却没有特色,形式也毫无创新可言;现在不少地方热衷办节,形形色色的文化节庆活动遍地开花,且规模规格互相较劲、竞相攀比,这种讲排场、比阔气、要档次的办“节”风气,实在劳民伤财;再看一些影视“大片”,为了追求所谓的宏大气势,剧组在购置设备、建造基地或演播厅之前,并未充分计算后期的开发与回报问题,只是为了满足一时之需,结果是一期节目或一部影视剧拍摄完毕,一些高档设备就再无用武之地,影视基地由于不符合其他影视拍摄需求,也不符合人们的旅游需求,最终只能闲置;另外还有数据显示,目前内地每年播放电视剧需求量大约在7000集左右,可是每年拍摄出来的电视剧达17000集之多,许多剧目上马之仓促、质量之低劣都令人瞠目,其实在投拍之初就可以断定其难以找到播出平台,以致每年一半以上的电视剧只能放在仓库里发霉;还值得一提的是,各地近年推出了许多大型的舞台剧目,投资动不动就上千万元,但演了几场就刀枪入库。上述现象不仅是文艺生产领域铺张浪费的表现,其实更是当下艺术生产过程中艺术手段匮乏的具体反应。
一台文艺晚会如果一味追求“人海战术”和华丽的舞台效果,就会忽略节目本身的艺术价值;一部作品如果极尽奢华,其艺术品位就会大打折扣。文艺生产铺张浪费现象的不断凸显,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文艺作品质量大幅滑坡。我们时常看到,一些策划出来的大活动、大制作,往往见量而不见质,重心在外在的轰动效应上,而不是文化的内在资源上。这种忽视艺术本身的质的要求和发展目标,结果往往是导致泡沫艺术或虚假繁荣。因此,如何用最少的消耗资源的艺术生产手段,去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让人类精神文化的创造性从物质资源的浪费中解脱出来,无疑应是今后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短时间内彻底消除文艺生产领域盲目追求奢华的现象并非易事,如何又快又好地刹住热衷包装、讲究排场之风,把更多的钱应用到真正的艺术创作中去,仍是当前乃至今后文艺生产亟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所幸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和观众加入到坚决反对文艺生产铺张浪费的行列,让文艺生产真正回归到艺术本体上来的目标相信并不遥远。
(编辑:鲁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