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张夫也
文/初科汝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辛丑年春日,与友喜邀夫也君共聚。席间,把酒问月,相得甚欢。
自小聚之日,就夫也君的学识、阅历、成就及为当代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鄙人总想为其写点什么,以表达吾之敬畏。奈琐事及公务缠身,一拖再拖,春去夏来,不觉两月有余!
时值辛丑端午假期,闲暇之余,随思绪归心,敲击键盘,以此记之。
张夫也(右)与邵大箴先生在个人画展上合影 2013 北京。
夫也,即张夫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世界艺术史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基金科研立项评委,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委,中国美术家协会平面设计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创意中国设计联盟副主席,中国工艺美术研究院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艺术史论学部主任,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装饰》杂志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论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等诸多社会职位。是不是,让亲爱的读者“明月出乌云”眼前一亮?
张夫也其人:天赋异禀,省内状元
1955年,张夫也出生于青海西宁,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上了书法和绘画。当时,他经常出入于西宁市的一些小客栈,请那些来自远方的农牧民或少数民族旅客充当自己速写、素描的模特和创作素材。
曾几何时,他绘制的油画《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都会被学生们抬着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
《北极》紫砂 高155mm 宽135mm 2016 张夫也作。
张夫也中学毕业时,正值“文革”中期,学习中断。后因其特长,被招收到电信部门搞宣传。为此,电影院门口常常竖立着由他绘制的大型电影海报。并在那个时期写生创作出《龙羊峡》、《净土玉树》、《高原之诗》、《新疆天池》等脍炙人口的油画作品。
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张夫也以省内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院前身)所录取。师从于著名画家吴冠中、白雪石等教授,从此步入了真正的艺术殿堂。
《团圆》紫砂提梁壶 高14.5 宽12.5cm 2017 张夫也作。
1982年,张夫也本科毕业,鉴于他品学兼优的傲人成绩,成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第一位留校任教的青海考生。
1990年,张夫也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1992年,其回国担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副主任。
1999年,张夫也获得文学博士学位。
《外国工艺美术史》教材开创者张夫也
1982年张夫也留校任教,1983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创建史论系,由于他良好的史论功底,被安排到史论系工作。然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面临外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空白!
《立》花釉陶塑 高22.5cm 1981 张夫也作。
叶圣陶表示:“许多真有成就的人,他们的知识绝大部分是自己学来的,并不是坐在课堂里学来的。”张夫也上任后,面对外国工艺美术史的空白及学校教学的迫切需要,产生了完成《外国工艺美术史》的想法。于是,他边教学,边总结经验,边向身边业内的学者、教授请教,边到图书馆、音响室、博物馆等一切可以帮助研究的地方,去挖掘、去整理、去搜集相关外国工艺美术史的珍贵资料······
《外国工艺美术史》1999年版。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张夫也在不知熬过多少个日日夜夜,不知走过多少条崎岖路径,不知翻阅过多少本奇珍宝典,不知记录过多少件目录索引的1986年,终于编写出打印版教材《外国工艺美术史》教程,为学生开设了《外国工艺美术史》有史以来的第一堂课。
1990年,张夫也受国家教委派遣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任客座研究员。其目的是:一方面研究日本的工艺美术史,另一方面借助日本先进的条件研究更多国家的工艺美术史。
《外国工艺美术史》2003年版。
于是,张夫也有了更明确的任务目标,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他现在回忆起来,还称之为:那段时间就是我充满热情、充满远大抱负的时光。
据张夫也介绍:工艺美术史并不研究纯粹的绘画、雕刻,也就是说不研究纯艺术。那它研究什么呢?主要研究陶瓷工艺、金属工艺、玻璃工艺、石工艺、木工艺和染织工艺等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征。
为此,在日本期间,围绕《外国工艺美术史》这一课题,张夫也多次走进日本各种规模的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学校上乘的艺术资料馆和图书馆,翻阅资料,博览群书。浏览之余,张夫也除了日本的美术发展,更多的就是查看世界其他国家有价值的美术史料。而后,他又参观了到日本来的各国美术展览,比如古埃及文明的艺术、美洲玛雅文明的艺术、非洲的工美艺术、欧洲的工美艺术等,还搜集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以及新艺术运动时期的珍贵工艺美术资料。
《步月》石上篆刻 26X16mm 2014 张夫也作。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当时,张夫也就像海绵一样充分地吸收着各地的养分,时时充实着自己的知识。通过这些平台,张夫也不辞劳苦,潜心研究,认真编撰自己需要的东西,及时充实和融入到1986年打印版《外国工艺美术史》课程教材之中。
得到补充和完善的《外国工艺美术史》终于1999年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正式出版。张夫也成为了中国《外国工艺美术史》教材开创者,填补了外国工艺美术史的研究空白。至今,《外国工艺美术史》教材多次再版,真正走进全国美术院校的校园。
《自在》石上篆刻 25X12mm 2021 张夫也作。
2014年夏,由张夫也教授主讲录制的《外国工艺美术史》大型公开在线课程(简称MOOC慕课)100集,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播出,受到美术界及美术爱好者的一致好评。
目前,《外国工艺美术史》这个课程,先后获得了清华大学精品课、北京市精品课和国家精品课,并获得教育部第一批大型公开网络课程(慕课MOOC)的国家精品课程奖。
担任《装饰》主编,力将杂志推向辉煌
自1999年11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并之后,《装饰》成为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之一,属于我国艺术与设计界普遍关注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
《装饰》的办刊宗旨是“立足当代、关注本土”,与时俱进地反映了中国本土设计的真实面貌,既是研究中国现代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也是本土理论的重要阵地。
《冬之韵》纸本墨彩 68X138cm 2015 张夫也作。
2000年,身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的张夫也受命兼任《装饰》杂志主编。2001年,张夫也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2003年起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艺术史论学部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日本企业管理大师绂山芳雄曾说:“领导干部的重点工作就是交涉或协调,因此,这种说服的力量就成为该干部优秀与否的决定因素。”在《装饰》杂志任主编期间,张夫也身兼多职,更辛苦、更劳累,除了要把握整个期刊的学术方向以外,还有兼顾着印刷厂、新闻出版署、地方院校、作者等渠道的沟通。继而,他勇立潮头,力挽狂澜,将《装饰》杂志由双月刊变成了月刊,由全彩页版取代了之前的黑白页版,并在版式设计、封面封底设计以全新的面貌亮相,在内容上进行全面更新和扩展,博得界内赞许,连续获得了国家大奖。
《装饰》获国家期刊奖证书 2003。
而后,张夫也先后撰写并发表《提倡设计批评 加强设计审美》、《走向和谐化设计——以设计批评与设计审美为先导》、《简括至尊单纯为贵--陶瓷雕塑造型的简洁化探议》、《波斯金属制品设计风格谈》、《为了来世--古代埃及艺术评析》、《如何使伦理观念成为设计师的自觉意识》、《淳朴之永恒——玛雅文明中的工艺美术》、《营造精致瑰玮 展现堂皇高雅》、《尽精微而致广大——评首饰设计概论》、《张仃:弘扬中国艺术精神的旗手》等诸多学术性极强的文章,受到业界好评。
长期以来,沈从文、张光宇、雷圭元、庞薰琹、王朝闻、李政道、吴冠中、张道一、韩美林等艺术大师和著名专家们不断来稿,鼎力支持《装饰》的工作,他们以自己的高知名度、特有的学术主张和宝贵的实践经验保证了《装饰》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1999至2005年,《装饰》连续三次获得 “国家期刊奖”。
2007年,张夫也卸任。
《海湖印象》 板上油彩 59X79cm 1988 张夫也作。
如今,《装饰》刊载论文之质量受到了诸多学术评价体系的肯定。自1999年至2018年,《装饰》杂志连续8次被确认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列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至第八版。
2014年,《装饰》成功进入中文社会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正式版。
2015年,《装饰》又被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类)”。
自2016年起,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推出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社会科学卷》中,《装饰》连续获得“核心期刊”称号。
《芃》板上油彩 27X24cm 2017 张夫也作。
2018年底,《装饰》又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A刊)中被评为“核心期刊”。
至此,《装饰》已被收入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的全部五大学术评价体系(C刊、核刊、A刊、RCCSE期刊、科技期刊)之内。
2020年10月,《装饰》再攀高峰,在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第六版)》中获得了艺术学“权威期刊”的称号。
看着《装饰》近年来傲人的成就,想必离不开《装饰》历任领导及编辑人员的辛勤劳作和汗水的浇灌吧。
温文尔雅承袭传统之水墨
张夫也,温文尔雅,为人谦诚,谈吐不凡,待人和善,多才博学,品德高尚,着实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人才。
此君聪敏好学,喜钻研、善管理,能传统与创新并举,可国外与国内珠联。在半生的业绩中,张夫也可谓多才多艺,见多识广;人生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可谓样样皆通。
《净水莲开》68X68cm 2020 张夫也书。
张夫也自幼喜欢书画。加之其家乡的青海省西宁市地处内陆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的当地文明,使那里的人们拥有坚毅的性格、开阔的视野和高深的内涵。所以我们不难从他的画中品读出辽阔、空灵、冷峻、静谧、高远等气质。
午后的八所新港 布上油彩 120X80cm 2009 张夫也作。
据张夫也回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前后的第一个时期,他深受朱乃正先生的影响,学习俄罗斯画派,侧重写实,画面追求浪漫主义的抒情气质。此时他经常描绘家乡的风景,通过风景题材和油画介质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空间的探索。绘画主体多来自于自然写生,蓝天、白云、山川、河流等景象成为他描绘最多的对象,静谧的湖水、湛蓝的天空、黄色的油菜花及深褐色的大地……其运笔自如,色彩纯正,造型扎实,显现出他在油画技巧方面的纯熟技艺。
与吴冠中合影(右二为张夫也) 1980 北京。
后来,吴冠中先生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张夫也还清楚地记得,吴冠中先生带他写生的场景,翻山越岭,选景极其苛刻,甚至只能用一条腿支撑站立,自己戏称为“金鸡独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张夫也不断学习、吸纳抽象的绘画语言,画面大胆尝试归纳删减,从大自然的结构、黑白关系中试图提炼新的语言,将自然的三维空间结构、物质关系转变为平面的审美形式,发挥的淋漓尽致。
《怡然》34X68cm 2020 张夫也书。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说:“行笔之间,亦无异法,在乎熟之而已……及其悟,思与神合,同乎自然。”如今,张夫也的书法飘逸自然,行笔独特,手法娴熟,字体饱满庄重,用笔苍劲有力,张扬了书家独具情调及儒雅脱俗的风貌。
《心如水》90X34cm 2021 张夫也书。
品张夫也书法,自然、流畅、飘逸、豁达,绝无生般硬套,装腔作势,搔头弄姿,故弄玄虚之感。其笔墨厚实、端庄凝重,点撇饱满,字字珠玑。
读张夫也美术作品,其画种丰富:油画、水彩、水墨丹青及如画的美术设计,无不点染分明,精益求精,笔墨转换一支独秀,干、湿、浓、淡及飞白变化更加丰富,运用贴切自然,神情并用,韵味十足,那种既醇厚,又恣肆的气息,实则令观者叹服。
在展览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2013 广州。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有句名言:“贪多务得哪有闲时,好大喜功终为怨府。”然而,张夫也一生“贪多”而不“好大”,整日兢兢业业、废寝忘食、默默无闻地饱尝着人间的沧桑,充实着自己传道授业的学问,践行着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德育人,桃李满天的人生夙愿。
(编辑 王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