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记者刘修兵报道:5月23日至25日,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3周年之际,文化部艺术家小分队走进新疆伊犁,把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边疆地区人民的深切关怀送到边疆人民的身边。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素有“塞外江南”的美称,自古以来就是歌舞之乡、天马之乡,也是“丝绸之路”北道要冲。这里是中亚草原文化的发祥地,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流、交汇,47个民族成份,13个世居民族在这里共同孕育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草原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屯垦文化、融合文化。
5月24日上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文化活动中心座无虚席,文化部艺术家小分队赴伊犁慰问演出的首场演出在这里上演。艺术家小分队的演员阵容强大,包括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维吾尔族舞蹈艺术家迪丽娜尔·阿布都拉,维吾尔族著名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新疆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乌孜别克族歌唱家夏米力,中国广播艺术团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中国铁路文工团的魔术师杨德来、朱桂兰,著名相声演员奇志和张伟,空政文工团著名青年歌唱演员严,中国歌剧舞剧院著名歌唱演员韩延文,中央歌剧院著名歌唱演员尤泓斐,新疆艺术剧院歌剧团著名维吾尔族歌唱演员阿不都拉等。
有着“中国夜莺”之称的迪里拜尔用她婉转清纯的嗓音征服了现场每一位观众,连小分队的艺术家们也对她精湛的演唱技巧和高超的表现力惊叹。在演唱了《七月的草原》和《我们的歌声》两首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后,在观众热情的掌声中,她又返场演唱了她的代表作《一杯美酒》,将演出推向高潮。
“迪里拜尔老师,一唱高音,我就觉得我的嗓子疼得厉害,是怎么回事啊?”演出一结束,一位当地的歌唱爱好者就“冲”到后台,请教起迪里拜尔来。“唱歌需要全身的协调,看起来是嗓子的问题,但也有可能是身体其他部位的原因。” 迪里拜尔耐心地当起了临时老师。
看完演出后,伊宁市居民伊利汗激动地告诉记者,平时都是在电视上看这些艺术家的表演,这次能近距离欣赏他们的节目,感到特别高兴。他拍了很多照片,要回去和亲朋好友分享。
“我非常珍惜这样走基层的机会,这样接地气的演出才能更好地收到效果。艺术属于人民,艺术为了人民,艺术也来源于人民。把舞台搭建在基层,将欢笑传递给群众是我们文艺工作者该做的事。文化部艺术家小分队几年来坚持到基层慰问演出,把艺术奉献给百姓的同时,艺术家们也感受到人们的真诚、赞赏与鼓励,给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了解群众、向群众学习的难得机会。让艺术创作扎根沃土,从而在创作时也更有动力与灵感。”迪丽娜尔·阿布都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5月24日下午,第二场慰问演出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广场举行。著名作家王蒙观看了演出。
“察布查尔”在锡伯语中是“粮仓”的意思。演出开始前,当地下起了小雨。但是雨水浇不息人们对艺术的渴望和热爱。演出开始前,身着各色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幼就早早地聚集在舞台周围。好在演出开始前,雨水“识趣”地停止了,但是观众们的热情却让小分队的艺术家们感动不已。
尤泓斐是第一次到伊犁演出,她特意为观众带来了经典歌曲《我爱你,中国》、《帕米尔高原,我的家乡》。“看着台下观众们热切的眼光,我在台上真的非常激动,特别是我唱着《我爱你,中国》时,我的眼眶都湿润了。”她告诉记者。
中国铁路文工团相声演员奇志与他的徒弟张伟合说的相声《祈福》,逗得现场观众捧腹大笑,他们惟妙惟肖的口技表演,时而火车疾驰,时而藏羚低鸣,时而婴儿啼哭,更是让现场叹服不已。表演结束后,奇志告诉记者,他来新疆演出很多次了,但来伊犁还是第一次。“这里是美丽、婉转、充满生机、童话般的地方,观众们非常真诚、热情,也能很好地与台上的艺术家互动。来到这儿演出,就像与当地人进行了一场真诚的对话。”
察布查尔县的环卫工人阿尔逊古丽看完演出后激动不已,她告诉记者:“这场演出太好了,每一个节目都很精彩。希望这样的演出能够多一些,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文化大餐丰富我们的生活。”
5月25日,第三场慰问演出在伊宁县广场上演。中国广播艺术团的著名黄梅戏演员吴琼是第一次随文化部小分队到这里演出,新疆观众对于黄梅戏的熟悉和喜爱,让她兴奋不已。她表演的《女驸马》选段“动感”十足。每场演出,她还会从人群中拉来当地小伙儿与她合作《天仙配》。他们的默契配合,引来观众阵阵欢笑。“这里的观众真的是太热情了。”在这里有机会接触到新疆各个少数民族的风情,是很难得的机会。“虽然在舞台上看起来只是一个很小的动作、很小的细节,却有着很强的艺术性,很能打动观众。这种自然的艺术状态是我在以后的创作和表演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吴琼在谈到这次的收获时告诉记者。
“有人的地方就有歌,有歌的地方就有舞。”夏米力一唱起他自己创作的《歌舞之乡》,现场立即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很多观众不待邀请,便情不自禁地走到舞台前,随歌起舞。“我们的音乐都是来自民间的,这种到基层演出的机会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离开了基层,我们的艺术就失去了根。”
5月25日晚,小分队来到新源县进行最后一场慰问演出。中国铁路文工团的著名魔术师杨德来朱桂兰夫妇已经是第四次跟随文化部艺术家小分队来新疆演出了。“作为演员,有这样走基层的机会,无论什么条件,我们都义不容辞,愿意把最精彩的节目奉献给大家,今后我们还会来。目前我们正在筹备具有新疆民族特色的表演,希望下次能够表演给新疆的观众。”他们告诉记者。
“有维吾尔人的地方就有他的歌声。”来自新疆艺术剧院歌剧团的著名维吾尔族演员阿不都拉在当地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中间有着极高的人气。每次他一走上舞台,台下就响起热烈的欢呼和掌声。“每次到基层来演出,都能感觉到不论是从城市建设,还是当地群众的精神面貌又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城市越来越漂亮,人民的思想越来越开放,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阿不都拉告诉记者,基层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很大,我们多到基层来演出,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欢乐,给他们带来精神上很大的帮助。
已经参加过两次文化部小分队演出的阿不都拉对北京来的艺术家们的敬业精神钦佩不已。“不论是在北京的大舞台,还是来到地处祖国边疆的基层乡村演出,他们都是抱着同样精益求精的态度,一丝不苟,值得好好学习。”不过他也有点小小的遗憾:由于每次小分队的时间安排得紧张,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业务方面的交流。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文化部最早启动了援疆工作,并于2010年6月召开了全国文化文物系统援疆工作会议,部署落实一系列具体举措。“春雨工程”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多次带着全国各地文化志愿者走进新疆的山山水水,极大地促进了基层文化工作。国家京剧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央民族乐团、国家话剧院、中国美术馆等文化部直属单位先后与新疆相关艺术院团和单位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艺术作品、舞台演出等,促进了新疆文化艺术作品创作和推广。自2011年6月底开始,文化部先后派出4支艺术家小分队,走进喀什、克州、石河子、阿勒泰、哈密、和田、乌鲁木齐、昌吉、伊犁等地,杨春霞、关牧村、迪丽娜尔、迪里拜尔、夏米力、万山红、马梅、雷佳、韩延文、尤泓斐、刀郎、董蕾蕾、王宏伟、高保利、阿不都拉、王二妮、玉米提、常秋月、刘伟、赵伟洲、吴琼、奇志、杨德来、朱桂兰、魏积安、梅丽萍等一大批当地观众耳熟能详的艺术家来到各族群众身边,为各族群众和驻守当地的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以及兵团职工送去了精彩的慰问演出,带去了精神上的享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徐锐军告诉记者,新疆很多少数民族是能歌善舞的,因此对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文化艺术在基层群众中所起的作用往往是能够深入内心的。“文化部艺术家小分队的演出,往往是深入到最基层,走到基层群众的身边,把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对边疆群众的关心和爱护送到了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心里,这种效果是其他形式的援疆工作所不能取代的。”徐锐军说,代表着国家一流艺术水准的艺术家们来到基层,带来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可以让当地群众感受到根植于各种艺术样式之中的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感受到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对于增强各族群众生活幸福感、形成更加开放的文化观等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这些艺术家的到来,为新疆各级文艺院团、基层公共文化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借鉴的机会。
在看完小分队在察布查尔的演出后,察布查尔县歌舞团团长佟世平兴奋地对记者说:“今天的演出让察布查尔县老百姓感受到了国家级艺术家的风采,对我们基层文化工作者来说更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新疆从小分队的慰问演出和文化援疆工作中受益匪浅,参与其中的艺术家们也收获良多”。徐锐军表示,中华文化一体多元,新疆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文化富集区。艺术家们来到基层,深入接触了解基层的群众和文化,感受到基础群众对他们的喜爱和尊重,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能极大地激发艺术家们的创作激情和表演冲动,对于艺术家们今后的表演和创作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编辑 马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