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作品与群众有距离,还是深扎不够” ——记中国音协组织音乐家到福建采风 吴月玲 11月8日至14日,中国音协组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著名青年词曲作家赴福建采风。中国音协副秘书长熊纬和栾凯、刘新圈...
“作品与群众有距离,还是深扎不够”
——记中国音协组织音乐家到福建采风
吴月玲
9日上午,在厦门市文联举办了中国音协赴福建采风团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张作兴、章绍同等福建省文联负责人与采风团成员一同座谈。青年词曲作家在座谈会上谈到学习十九大报告的体会,大家不约而同地用了“反思”这个词。“过去我的创作是不是小我情怀多了一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作曲教研室主任栾凯说。“新时代对词曲作家提出了担当,要求我们了解人民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我们只有真正地把根扎下去,不断丰富自己,才可能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音乐作品。”青年词作家黄小名说,十九大报告非常激励人心,连他不识字的母亲,完整地看完十九大开幕会直播后,都由衷地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说得太好了。大家表示,十九大报告对于音乐工作者来说是方向、是灯塔,要用新视角、新素材、新手段写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作品。
对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论断,大家也深有感触。青年词作家杨玉鹏说起一个他从乡下回城路上看到的场景——农家小院里的一家四口,听着《套马杆》跳着广场舞。“这说明老百姓精神层面的追求提高了。”他说,“这就要求我们写出更多老百姓喜欢的作品。”广西歌舞剧院作曲家曾令荣与不少合唱团合作过,其中一些是业余的。他说,以前演出没人看,现在农民们在农忙之余,自发地组织演唱一些关于时代新动向的歌曲。他们向他多次提出创作一些适合基层演出的作品。曾令荣说,一些作品与合唱团的群众有距离感,主要原因还是与创作者采风的深度不够有关。这些合唱团的群众有时候会给曾令荣发短信,对他写的歌曲提出意见。曾令荣说:“我们的作品要大胆地让群众去唱,唱完听取他们的意见再修改。”
采风期间,团员们到了鼓浪屿、边防海警部队、远海全自动化码头、集美学村、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太姥山镇、三都岛等地参观采风。11月10日,在远海全自动化码头,码头的负责人向音乐家们介绍,与传统集装箱码头比,全自动化码头能够全天候生产作业,总用工人数只有过去的5%,不仅降低了码头用工成本,更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机接触,保障人员安全。音乐家们看着空无一人的码头上,吊龙与车辆全部由计算机远程控制,运行有序,都赞叹不已。得知这项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还能输出到海外,承建国外的全自动化码头时,大家都感到由衷地自豪。青年作曲家鄂矛说,我们的音乐要新在哪?不光是了解世界的音乐动向、制作手段、学术上的新成果,这些都是手段和方式,目的是要用音乐发出自己内心最强有力的声音,用音乐把采风中感悟到的传递出来,给人以激励和正能量。11月12日,采风团来到福鼎市磻溪镇赤溪畲族村,听村里人的介绍,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里家家户户吃不起大米,只能吃红薯等杂粮,住的是茅草房。而现在村民们住的是几层楼的水泥房,开着农家乐。这是党的扶贫政策制定和落实的一个缩影。大家还观看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上午,通过人民网视频与这里的村民连线,鼓励他们再接再厉的视频资料。听着中国扶贫第一村的由来,音乐家们深受感动。
几天的采风,音乐家们目睹着福建人以敢拼会赢的精神,建设着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清新福建。这些都给他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不少词作家已经谱出新词。歌曲《套马杆》的词作者刘新圈写下《我是闽南人》,歌曲《卢沟谣》的曲作者鄂矛写了《感恩宁德》,描绘出他们在福建采风体会到的从容、自强、自信的福建人的风采。
(编辑:吕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