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新华网北京7月19日专电(记者 周玮)吉林市龙潭区文化馆,因培养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美术家而得名。19日,“龙潭之子”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从龙潭区文化馆走出来的40余位美术家的创作精品,引发了...
新华网北京7月19日专电(记者 周玮)吉林市龙潭区文化馆,因培养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美术家而得名。19日,“龙潭之子”美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从龙潭区文化馆走出来的40余位美术家的创作精品,引发了观者于艺术之外的关于人才、关于艺术教育的更多思考。
据介绍,作为一个区文化馆,龙潭区文化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便重视美术人才的培养,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热爱美术的青少年们拿起画笔,开始了他们人生艺术的起点。而今,这些活跃的“龙潭之子”已在中国美术界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名家、大家。这种文化现象引起社会关注,吉林省美协和龙潭区政府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多次为他们举办展览、出版画集,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批代表性画家以袁武、贾涤非、高国方、金红炜、孙银生、高向阳、张冠宇、付保民、张庆山等组成,被誉为“龙潭之子”美术家群体。
“他们作品中虽然具有北方厚重雄浑的共同精神气质,但又各具个性。这与每位艺术家自身的修为和不懈的努力密切关联,也说明了当年文化馆的艺术教育是有思路、有方法的。”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公共艺术教育是所有文化服务型事业单位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它的影响不局限于当时当代,更在于未来。‘龙潭之子’现象足以佐证这一基本观点。”
(编辑 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