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18戊戌狗年新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特别策划的“瑞犬纳福——戊戌新年馆藏文物展”日前开幕,从丰富的馆藏中,精选出100余件中国春节年俗文物和瑞犬题材的艺术珍品。
“瑞犬纳福——戊戌新年馆藏文物展”以“吉庆春节和生肖狗”为主题,内容共归纳为四个单元:“迎岁——春节年俗文化”、“兴旺——人类生活中的犬”、“通灵——民俗文化中的犬”和“赏伴——文学艺术中的犬”。展品包含了陶器、铜器、瓷器、玉器、绘画和民间工艺等种类。
“迎岁”部分精心挑选了具有代表性的卷轴画、挂屏、图册、扇面、绣片、年画、剪纸、镜帘、蜡烛和瓷器,诠释了春节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放爆竹、贴年画、赏灯等中国人熟悉的各种民俗活动,春节迎祥纳福,趣味雅俗共赏,营造出了吉庆祥和的气氛。
“兴旺”部分着眼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犬,精选了明器、画像砖、石碑、配饰、鼻烟壶、图册、卷轴画和年画形式的文物艺术品,展示出日常生活中犬的社会角色和重要功能。
“通灵”部分汇聚陶俑生肖犬、印章、铜押、首饰盒、托盘、玉制小狗、民间泥塑等丰富多彩的文物,从墓葬风俗、生肖文化、偶像崇拜等多方面反映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及精神内涵。
“赏伴”部分的展品均为不同时代和地域的绘画作品,既有依托历史风俗和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创作,也有描绘犬类形象的油画和水墨画,无不巧妙生动。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3月30日。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纵37厘米、横624厘米,绢本设色
以连环式构图,绘明宪宗朱见深(1448-1487,1464-1487在位)元宵夜欢娱场景,宪宗前后出现三次。讹传此图为1966年苏州王锡爵(1534-1611)墓出土,实际为1959年本馆购自宝古斋,卷末尚有清代释篆玉(1705-1767)“西湖篆玉鉴赏”、近代陈德耆“江宁陈氏德耆述夔藏”收传印记。以风格判断本卷是明宫廷画家之作,引首有《新年元宵景图题赞》,署“成化二十一年仲冬吉日”,手绘“丰年赏玩之宝”。
狗形鬶(音同规) 新石器时代
山东郊县三里河出土
长26厘米,高21.5厘米,口径5.4厘米
鬶为炊具,狗形鬶为夹砂褐陶,四袋足较高,方便加热;后背为注水口;犬口微张,为出水口;其头部微微上扬,似在吠叫,可以防止体内的水溢出;提手如上卷的尾巴。此鬶巧妙地利用了狗的形象特点,并兼顾实用功能。
陶灶 东汉
此陶灶一头上翘,似半船形,灶台上依次排列三个火眼,并置带盖炊具,灶身两侧各悬挂一汤缶,与现代的煲汤罐十分类似,这反映了广东地区人们的饮食特点。灶门刻画交叉几何纹饰,有一猫在向上攀爬,灶门前一侧有一人在添柴,另一侧为一犬,似在静静看着主人劳作。
平索戏车车骑画像砖 汉
此画像砖采用平面浅浮雕的表现方法,从左至右依次描绘了汉代流行的平索戏车的杂技、贵族车骑出行图以及练武等场面,内容丰富,布局紧凑。平索戏车中的“车橦”,“橦”指的是旗杆、桅杆,表演者在两车奔跑晃动和绳索的摇曳起伏中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场面惊险,引人入胜。在画像砖上方有两只奔跑的猎犬,身体线条流畅,前肢前伸,后肢蜷曲蹬地,形象生动逼真。
白釉狗 宋
青釉狗 宋
犬形铜押 元
铜质,鼻钮。押面为方形,阴刻犬形图案。押即印,私押即私人印章,系雕刻“花”、姓名或其他文字图形的所签之押,使人不易模仿。花押又称“押字”、“画押”,兴于宋,盛于元,故又称“元押”。元押是元私印中最富特色的一类印章,在元代应用范围很广。押在早期只限于王宫、官府、达官贵人,元朝时则大大地普及化,上至天子下至平民,各行各业的种种合同、票据、凭条、信简、符契,乃至钞汇上,无不需要加钤押印戳记以互认或公认。
白玉双狗 清
白玉,质纯净光润,密度高。以圆雕、镂雕相结合技法雕大小双犬伏卧于地。双犬造型首尾环绕相接,四肢相拥,圆目,垂耳,身体丰满浑圆。双耳及尾部阴线刻细毛纹,为吉祥玉佩。
白玉狗 清
青玉狗 清
(编辑 孟飞)